
姚伯齊 潑彩山水
姚伯齊為人很樸實、特本分、懂感恩。為藝則很執拗、好鉆研、喜創新。他的藝術作品有如下三個顯著的特征:
一:姚伯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入的學習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對書法藝術有深度的鉆研。在書法線條為國畫創作服務時,他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駕馭于廣大粗獷與細致精微中的相互轉換,能做到“心中有山、筆下有峰”的天人合一的創作境界。
二:姚伯齊時刻以創新精神引領藝術創作。他的焦墨作品有一種恢弘的氣勢與強大的氣場,具有中國文人情懷、中國山水精神與中國文化氣派。
三:姚伯齊的《長江三峽》系列作品、《無題系列》作品、尤其是《山魂系列》作品的創作風格與社會影響已形成了姚伯齊的藝術品牌。
姚伯齊在中國畫幾千年的文脈傳承與藝術接力中,找到了焦墨藝術這個少有人問津或者不敢涉獵的“藝術富礦”,在前人的基礎上開辟了一條自己的藝術道路,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并逐漸形成了“姚氏焦墨”的藝術品牌。當我們站在《長江三峽》、《三峽魂》七十米長卷的“史詩般”的大型創作前面、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與藝術的震撼。
以焦墨這種藝術形式進行中國畫創作,自古至今少有藝術家關注。古代的焦墨山水名家應屬新安畫派的程邃,但他的用筆中似透露出枯萎干裂、萎靡不振的秋風焦墨,畫的是地老天荒的遺民情感、缺乏朝氣蓬勃的陽光之氣與積極進取的藝術之勢。近現代人們熟知的焦墨大家,除了算上90歲后的黃賓虹之外,就只有那位真正意義上的焦墨大師---晚年的張仃。黃賓虹的焦墨山水,以篳路藍縷的小幅諸多,且以“一地芝麻”的散點漬墨法創作,略顯粗礪之狀,未能人盡其才、藝盡其精。而張仃的焦墨山水精微細膩,對景抒情、以景寫心、借物抒懷,有了人文精神與藝術情懷,但稍顯柔弱以至暢達不足,缺些大寫河山的雄強與氣勢。
姚伯齊的焦墨山水,既不同于程邃、黃賓虹,還有別于張仃。相比起程邃,他的意境化枯寂為大壯。相比起黃賓虹,他胸裝大山水、筆繪大境界,書法用筆在飄逸中植入雄強與骨秀,筆墨形態豐富多彩、藝術風格凝煉鮮活。相起張仃,他仰望蒼穹、直面河山,給山河傳聲、為三峽立傳。熔鑄古今文明、抒發炙熱情感、接力藝術擔當。在寫實中描繪三峽風情、在寫意中傳承中華文脈,刪繁立簡、留精去燥,氣貫古今、情韻心中。
張仃先生在世時對姚伯齊的幫助、提攜以及對他藝術探索的鼓勵與充分肯定,深刻的影響著他的質樸的感恩情愫、藝術的創作理念與焦墨的創新精神。站在《長江三峽》、《三峽魂》與《峽口》這些巨制前面,你會被一種氣勢雄渾、大氣磅礴所震撼。他的用筆用墨在張弛有度中發揮到了一種盡興的極致,能把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他理想中的大美三峽淋漓盡致的完美呈現。這豈是一朝一夕能成之事?姚伯齊長期生活在長江三峽之濱的湖北監利縣,條件十分艱苦。但為了對三峽有充分的了解與理解,為了畫好70米長的《長江三峽》長卷、他用了將近15年的時間、20多次深入三峽腹地、反復畫了五六遍草稿。這種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治學態度與為藝精神,難道不是當今日趨浮躁、急功近利社會的稀缺資源、寶貴財富與學習榜樣嗎?
苦心人,天不負。姚伯齊的藝術成就與學術探索精神終于得到了理論界與藝術界前輩們的充分肯定。
姚伯齊的“大三峽”系列藝術創作是具有史詩般的為中華文化傳情、為焦墨山水畫立傳、為長江三峽立傳的經典巨作,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留待歷史檢閱。
我個人特別鐘情于他的《山魂系列》與《無題系列》兩組作品。這是他個人藝術風貌與藝術品牌形象非常強烈和突出,有原創探索意識、創新與開拓精神的兩組精品畫。其氣韻與氣象具有高古的格調與現實的情懷。把這兩組畫置身于千年的藝術長河中、相信也能找到它鏗鏘、堅實的時代履痕。是帶有鮮明“姚氏風格”、“姚氏焦墨”或“姚家山水”烙印的又一座山水高峰。這兩組畫把他心中那種無拘無束、對藝術內核精髓的獨特理解、對山水精神與焦墨表現對象的文化訴求發揮的淋漓盡致。
特別是《山魂系列》作品,他創造性的把音樂的韻律與節奏感用于他的藝術創作,把版畫峰刃的力量感、速度感與書法碑隸的奇崛感與金石味,通過現代先進的設計理念與表現手法,開創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創作樣式與審美視覺,整個畫面好似群山起舞、萬刃爭鋒。 他筆下的山已非山,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山先生”、“山女士”,亦或是他自己也已化作了一座座雄偉壯麗、隨樂起舞的山峰。姚伯齊在“山舞銀峰”、情系寰宇的筆下,自然折射出了他對大美河山的贊美與熱愛、對家國精神的珍惜與守望、對研究創新的堅守與膜拜。
一分付出一分收獲,能品嘗到藝術碩果與美味的一定是那些歷經艱難爬涉、堅守自己精神家園、擁有藝術擔當精神的“藝術苦行僧”。
姚伯齊這位“苦行僧”已用真情與實力贏得了掌聲,但這座“藝術富礦”還有待充分挖掘。相信會有更多的慧眼聚焦姚伯齊,深度認識、了解與理解他和他的藝術人生。我們也期待他的創新精神與藝術探索繼續前行、藝術創作更上層樓。
姚伯齊以墨立言、用筆抒懷。正在用舞動焦墨的“神筆”,書寫著一位心懷真性情、胸容大河山的有藝術理想與文化追求的大藝術家的精彩人生。
2014年1月18日 于廣州德耀軒
(吳耀軍:中國文藝出版社社長、《中國書畫藝術報》總編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廣州市青聯委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