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印象派的油畫藝術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國畫家,后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后印象派的油畫藝術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xiàn),表現(xiàn)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wěn)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后印象派的油畫藝術
塞尚認為:“畫畫并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xiàn)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xiàn)自我,并開始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xiàn)代繪畫的潮流。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后來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于現(xiàn)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并尊稱他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

塞尚 風景
19世紀中期在浪漫主義(代表人物-戈雅、德拉克洛瓦)和現(xiàn)實主義(代表人物-庫爾貝、米勒)的影響下產生了印象派藝術(19世紀末-20世紀初)。

塞尚畫過很多靜物組合作品,通過這些靜物訓練反復尋找探索著自己的藝術語言
印象派藝術,屬于承上啟下的藝術橋梁,直接影響了后來的野獸派和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再到后來的各種現(xiàn)代藝術流派,所以美術史上印象派算現(xiàn)代藝術的真正發(fā)源和開啟。

塞尚 家鄉(xiāng)風景
而后印象派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藝術家(曾經印象派的同路人),代表人物-梵高、塞尚、高更,美術史稱后印象派三杰。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于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于客觀甚至冷靜偏執(zhí)的描繪世界,執(zhí)著于物體表面光色分析和色彩表現(xiàn)。主張表現(xiàn)藝術家的主觀情感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于個人的感受和體驗,應當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表現(xiàn)主觀化的客觀。

塞尚 圣維克多山
梵高與高更對后來的野獸派(代表人物-馬提斯)和表現(xiàn)主義(代表人物-蒙克)產生巨大影響。而塞尚則對立體主義(代表人物-波洛克、畢加索)及抽象藝術(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的產生起了巨大影響。

后印象派的油畫藝術
人體是西方藝術的傳統(tǒng)題材,尤其女人體--人類情感的永恒歸宿。浴女也是塞尚的常見作品題材。
從以上作品圖片中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塞尚對結構和解構的關注和熱愛,自然的物象都被概括成各種幾何形。重視表現(xiàn)自然景物的形體與結構上的關系以及色彩的層次推移。他非常善于用色彩處理畫面的空間感,這種空間感不是由畫面上物體的透視線和構圖來表現(xiàn)的,而是由物體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關系表現(xiàn)出來。
塞尚這種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并有意識地采取變形手法等等,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后來現(xiàn)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于現(xiàn)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并尊稱他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