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重彩人物畫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門畫種,發展到東晉日漸成熟,作品開始注重刻畫人物神態。顧愷之用線把過去粗拙簡單發展到圓潤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暢。唐代工筆人物畫達到鼎盛期,后來隨著文人畫的興起逐漸衰落。明清時期雖然也出現了陳洪綬、任伯年這樣的大家,但總體上仍是水墨山水畫占統治地位。直到現代,工筆重彩人物畫才迎來了大的復興,吸收了西方的造型方法呈現出多種面貌的興盛局面,出現了一些擅長工筆人物的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工筆畫院院委李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

中國古典工筆人物畫,以其永恒的藝術魅力穿越歷史的時空而光芒四射。作為當代藝術家,要用新時代的藝術感受建構這一古老繪畫形式的新形態,使中國工筆人物畫以全新的語言樣式綻放異彩。李英先生工筆人物畫與傳統相比有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現在吸收了西方繪畫中人物造型的成果,開始重視寫生,研究解剖、結構,人物顯得真實,有血有肉有個性。故李英先生的工筆畫作,以濃麗的色彩、工細的勾染和準確的造型為特征,逐漸完善著一種新的語言形態。并且在這種語言形態中,貫徹著“傳神寫照”的美學追求,大大提升了工筆人物畫的藝術品格。其畫中的人物,不僅姿態描繪細膩精致,其眼神動作表情也十分逼真。作者通過對人物細節的描寫,以及環境氛圍的烘托,將人物描繪得楚楚動人,惟妙惟肖。設色更是艷麗高雅,畫面色彩冷暖分明,整體統一和諧,再現了當代及歷史人物的生活情景與內心世界,體現了中國工筆人物畫高超的水平。

李英先生是描寫場景和人物心理活動的高手,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于環境、氣氛和動態的渲染之中。尤其是他把視野聚焦于少數民族的生活和少數民族風情,描繪他們的喜怒哀樂。新疆各族人民色彩斑斕的服飾,載歌載舞的民族風情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金秋》、《多彩的葡萄》等作品中,畫面沒有去刻意表現重大場面,而是小中見大,主題突出,通過人物的音容笑貌及舉止表現了新疆少數民族婦女豐收的喜悅,道具與人物的層次結構穿插得非常得體。一些作品線法纖細而富有張力,衣紋處理注重絲織品的質感,色調明快亮麗,詩意盎然。李英先生亦是一位色彩高手。畫面五彩繽紛卻非常和諧,運用色彩的對比、反襯,使和諧的情節氛圍和人物組合的內在節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畫家將作品個性推向極至,展現明顯的個性精神境界。如《圣月》中的女性體態輕盈,動作舒緩優雅,整個畫面籠罩著一層圣潔的光暈,體現了白衣天使容貌美和心靈美的統一。橫展鋪陳的構圖,高低錯落的起伏,增強了畫面的動感。勾線如莼菜條,活潑、流暢、生動。其創作的歷史人物,如《秦始皇》的威嚴儀態,《李世民》的雄才大略,經過細致準確的刻畫更是躍然紙上。

鐘馗
李英先生亦擅寫意。他的寫意人物畫根植于傳統的水墨,以寫意的筆法與墨法筆簡神完地刻畫人物,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表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筆墨氣韻與審美意境。同時,李英先生又將西畫中的速寫、素描等造型手法融入寫意人物畫創作之中。這樣他的寫意人物畫既有中國古典水墨人物畫的線條感和書寫性,又有西畫中的明暗、光影、質感與空間因素,做到了古今交融、中西結合。重要的是,畫家把這一切轉換為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在形神兼備中透出生動的氣韻,在“脫形以求神”的審美表現中,人物意象生動而富有美感,傳其神又不失其形。筆墨靈動,畫面簡約淡雅,強調的是筆不到而意到,虛實相生,有無互動,象外之象與畫外之境,空白之處更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作品洋溢著雋永的意趣,畫作清新疏朗,瀟灑飄逸,人與物、情與景都帶有象征性色彩,使作品洋溢著蘊藉氤氳之氣。其畫作《鐘馗》中的鐘馗怒目圓睜,威風凜凜,可謂“虬須云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毛筆或勾勒,或皴擦,或渲染;線條干濕濃淡不同,粗細、繁簡、虛實富于變化,成就了一幅幅傳神之作。
多彩的葡萄
總之,李英先生的畫作,不論工筆或寫意,皆刻畫得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輕墨落素移神定質,抵達“技近乎道”的高度。愿正值壯年的李英先生在國畫創作的藝術之路上不斷求索,攀登新的高峰。(作者:劉祥亮)

金秋
畫家簡介:李英,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工筆畫院院委,國家一級美術師,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F供職于秦皇島市文聯畫院。
浪淘沙

李世民

圣月

秦始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