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燃燒”的東方藝術 ——記烙畫大師姜云祥
一張普通的木板、,一把電烙鐵、一雙靈巧的手,一幅精美的烙畫便創作而成。二十載與烙畫相伴,近百幅形態迥異的作品,這是烙畫大師姜云祥的生活寫照。
癡迷烙畫藝術將作品永世傳承
姜云祥自幼師從山水畫家紀振民、高杰先生,學習繪畫藝術。他對國畫、油畫都十分喜好,早年主要從事油畫創作,從1986年開始演習烙畫技法。他將國畫的寫意和工筆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把中國畫的神韻和西洋油畫的寫實融為一體,自成烙畫流派。
姜云祥的烙畫作品多為山水畫和人物畫。在創作過程中,姜云祥嚴格控制手腕力道對線條的影響,以防出現煳、焦現象,以達到濃淡虛實和層次分明的效果。幾十年來,姜云祥的創作一直未止步,作品也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和喜愛。姜云祥告訴記者,烙畫創作是一種老技藝,而烙畫本身是一種藝術品,值得永世流傳。
“烙畫是在特定的物體上利用烙具燙出來明暗、立體和富有色彩的線條,再現現實生活中各種形象的畫種。這門手藝,最重要的是手腕力道和烙具溫度的掌控。” 姜云祥說,烙具包括板式烙具、金石烙具、彈頭式烙具和筆式烙具等。為了達到最佳效果,他使用的烙具都是自制的。
姜云祥相信自己生來就是和烙畫結緣的。他以烙鐵為筆、木板為紙、以火著色,他說自己喜歡生命最本真的狀態,鳳凰涅槃的故事是美麗的,用火在木板上作畫,是一種藝術涅槃,“我要把以火呈現出的東方文化藝術傳承下去。”
籌劃“中國百年歷史名人肖像展”
姜云祥不只用烙鐵作畫,他的“筆”還有噴燈、噴槍和水。他不刻意選用有木紋的板材,而是在沒有木紋的板材上,全憑“燒、烙、燙、烤、燎、烘”6法,完成每一幅作品。姜云祥說這不僅需要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同時還需對“火候”的準確把握和對“火”的理解。
他曾在“烙鐵工具”上大做文章,到處收集各種各樣的烙鐵,由于之前有電工知識,有的工具還要自己改裝一番,“工具得心應手了,一切迎刃而解。”
如今,姜云祥已經創作了140多幅作品,他說最難做的畫是人物,用烙鐵和火槍描繪人物的表情、細微的毛發,甚至眼角的皺紋,既要貼近人物,又要賦予人物性格特點和韻味。“今年我有一個很美好的設想,那就是籌劃舉辦一次大型的‘中國百年歷史名人肖像展’,將中國的名人肖像烙畫作品展現給大家,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百年的歷史人物故事。”姜云祥說,他還將繼續尋找適合的門徒,教授大家烙畫技藝,讓這門老手藝能夠傳承下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