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中國藝術史是一個充滿變數(shù)、動蕩又有多條線路圖的藝術史,在西方拿來主義和本主吸收建構上來來回回繞了幾個圈,幾代中國藝術家的視覺使命都伴隨著一種藝術使命而永遠的被釘在這種既悲壯又波瀾壯闊的藝術突圍中。這不能不提到徐悲鴻,這個早年行走在上海灘的藝術家,他天生的對中國藝術的使命感,使他既是中國20世紀現(xiàn)當代藝術史繞不開的話題,又成為一個廣受爭議的人物,在民族最危亡的時刻,他以馬為題材,把馬變成民族發(fā)奮圖強的一個象征,一改中國千年畫馬的風格史,不僅賦予馬更多的精神內涵、風骨,而在形式的創(chuàng)新上,也是中西兩大藝術融合,他賦予馬一種寫意與寫實的結合,在20世紀的中國藝術史上起到一種示范的作用。馬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經(jīng)常被文人藝術家描繪,這和馬和文人的接觸息息相關,不論是韓干的馬、朝陵五俊的馬、市井的馬,馬在文人藝術家的眼中,都超越了簡單的市井生活中的馬,文人賦予馬一種品象,馬品如人品,這深植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道家思想中,“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馬品在中國古代賦予了很多美好的人格的象征,這很像文人畫的梅蘭竹菊,馬是文人抒發(fā)自己性情、動物題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繪畫形式。藝術家金春鶴的馬,是2013年的馬,金春鶴是一個畫馬者,又是一個讀馬者,從韓干的馬到徐悲鴻的馬,再到金春鶴的馬,這就像是一個讀馬的時間隧道,金春鶴賦予馬更多21世紀中國的氣息,萬馬奔騰,這不僅預示了21世紀中國文化藝術復興這樣一種美好的祝愿,同時金春鶴的馬和徐悲鴻的馬賦予更多的這個民族的力量,崛起的不可動搖的力量。

北京梅地亞藝術中心樓上遠眺奔馬圖
藝術家金春鶴的新馬繪,不僅用油畫的方式,重新定義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內涵,而且將中國文人傳統(tǒng)十大名畫和山水相關的名畫作為馬的背景,這不同于以往西方寫實油畫處理馬的背景,也不是簡單的對中國馬的傳統(tǒng)繪畫的背景的照搬,這都是藝術家金春鶴創(chuàng)作這幅史詩性繪畫的獨立的美學思考。金春鶴賦予馬一種文化內涵,一種歷史感,這種關于馬的清明上河圖,再現(xiàn)了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融,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融,中西藝術史的交融,寫實主義與寫意繪畫的交融,歷史的沉重與現(xiàn)實的開放的交融,這象征著中國的百年風云,據(jù)藝術家金春鶴先生介紹,此副作品剛剛獲得了由世界紀錄協(xié)會所頒發(fā)的《世界最長油畫證書》榮譽。2014年元月18日,在世界最大的藝術區(qū),北京宋莊的冰湖上,藝術家金春鶴以地景行為展示的方式達到高潮,在中國傳統(tǒng)的馬年,以這樣的一種展示藝術的方式,這是對架上藝術重新思考的時刻,地景油畫,2014.01.18,千馬圖,冰,北京藝術家,文化人站在梅地亞藝術中心三層的閣樓上,用望遠鏡觀看全世界最大的地景油畫作品,這是一種一靜一動的關系,這種觀看金春鶴制造的馬的方式,給2013年的中國藝術制造了一種傳奇色彩,制造了一種新的敘事文本,從馬到馬年,再到金春鶴繪制的馬,再到宋莊冰湖上的馬,這勾畫了中華民族復興的一種路線圖,我們站在梅地亞藝術中心的瞭望,也成為2014年中國當代藝術史的一個事件。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