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被杜琪峰導演改編成電影,金城武與梁詠琪主演,風靡一時。他的《地下鐵》被王家衛(wèi)看中,由永遠的男主角梁朝偉主演。他一直低調(diào)著,用繪本溫暖著都市里無數(shù)寂寞的人,他的《微笑的魚》、《森林里的秘密》、《月亮忘記了》獲得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的共鳴—他是來自臺灣的著名繪本作家?guī)酌住?/p>
1月10日,這位一向低調(diào)謙卑的作家,現(xiàn)身香港中文大學“信興藝文講座” ,暢談“我所熱愛的創(chuàng)作”。他用低沉溫柔的語調(diào),平靜地講述自己是如何成為幾米的,講述1995年那場突如其來的血癌,讓他如此接近死亡,講述他如何用畫畫對抗數(shù)不盡的絕望與孤獨。港中大師生、校外人士等1500余名讀者到場,幾米悉心準備了多個繪本作品及動畫在會場的大屏幕上展示,場內(nèi)觀眾皆陶醉于幾米充滿詩意的世界,這是冬日里分外動人的一場講座。
自小愛畫畫但當時并無方向
幾米要來港中大舉辦講座的消息發(fā)布之后,港中大網(wǎng)上登記人數(shù)迅速爆滿,主辦方不得不將講座場地更換到可以容納1500人的邵逸夫堂舉辦。上周五下午,記者于下午4點抵達講座現(xiàn)場時,門口排隊觀眾已然形成蜿蜒的長龍,觀眾的狂熱之情由此可見。邵逸夫堂門口有幾米的兩幅作品,不少觀眾都特意與之合影留念。下午4:30,幾米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與港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的陪同下現(xiàn)身。據(jù)梁教授介紹,他于十年前就向幾米發(fā)出邀請,直到最近這個愿望才得以實現(xiàn),可以說,這是港中大與幾米之間等待了十年的一次約會,顯得彌足珍貴。
幾米在觀眾期待的目光中走上舞臺,現(xiàn)場三張巨幅大屏幕配合著他的講解播放相應的畫作。幾米穿休閑西裝,暖色皮鞋,始終微笑著。他坦言,最想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如何從廖福彬(他的本名)變成幾米的。他笑言:“我小時候并沒有很好的繪畫才華被發(fā)現(xiàn),只不過從小喜歡躲在角落里畫畫而已,但這種愛好哪個小朋友不會呢?我從小也沒有被家人刻意栽培,因為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日后會做與創(chuàng)作和藝術有關的工作。”幾米透露道,他上國中之后,畫畫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曾經(jīng)國中一年級、二年級以及三年級在學校繪畫比賽中分別獲得過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成績,但上了高中之后,幾乎沒有機會學畫畫,因為英文數(shù)學顯得更為重要,他從來不曉得畫畫可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直到高三下學期,我們班有個同學竟然不報考醫(yī)學而打算大學讀美術,我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啊,原來美術是可以念的?!于是,我央求家人也要學美術,但我的家是沒有任何美術傳統(tǒng)的,我的爸爸只好給了找了個老師,讓我跟他學素描,做石膏像,結(jié)果沒想到考試的時候我這三個月的學習剛好用上了,順利考上了臺灣文化大學美術系。”不過,大學對幾米而言,只是真正自卑的開始,因為全班同學里,每個人都有兩到三年的繪畫基礎,所有人的成績都非常好,而他最得意的石膏像,其實是班級里的最低分。所以說,大學幾年,他的表現(xiàn)并不起眼。


曾患血癌生命到谷底
畢業(yè)之后,他服完兵役,就到廣告公司上班,那時候,剛好是臺灣廣告起飛的時候,幾米在做廣告設計的時候,說服客戶啟用自己畫的畫作為廣告,結(jié)果也受到了不少贊賞。從那時候起,他就有強烈的想要發(fā)表作品的欲望,“有了想要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畫作的欲望,希望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剛好有朋友在臺北皇冠出版社做編輯,我就有作品被當做大作家的作品的插畫發(fā)表出來,可是,當稿費出來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插畫的稿費少得可憐,這讓我失去了畫畫的信心,可見當時的我多么功利啊。”此后,幾米在廣告公司努力工作不斷表現(xiàn),也偶爾給包括小野先生在內(nèi)的作家畫插畫,被各種稿約追著練習畫畫,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12年。但是,12年的工作,難免審美疲勞,他越來越討厭各種開會,討厭做各種事務性的工作,但同時也有點留戀這里優(yōu)厚的薪水。于是,他在一個“濕冷的夜晚的臺北的冬季,走進了行天宮,找了一個算命的先生幫我算事業(yè),結(jié)果這個算命先生對我說道:1995年之后,不要寄人籬下,你肯定會獨當一面、平步青云。我聽到這個話之后,感覺到,天哪,實在是太快樂了!然后我就下決心辭職了。”
然而,好運并沒有像算命先生說的那樣順利降臨,相反,對幾米而言,1995年是噩運突降的一年。這一年農(nóng)歷春節(jié)前后,他的坐骨神經(jīng)幾乎每周都會痛一次,有一次痛到幾乎暈倒,不得已去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被醫(yī)生要求骨髓穿刺,得出結(jié)論是他患了血癌。化療是非常痛苦的過程,他每天在醫(yī)院哭,很想了斷自己,他沒有想到自己那樣接近死亡,接近到讓人窒息,有一種整個生命被折斷的絕望。“我真的是‘獨當一面’,我在無菌室,每天只能面對醫(yī)生、護士和我太太,我的身體、生命都跌倒了谷底,我不是沒有怨恨的,我不相信,為什么是我?我沒有做對不起上天的事情啊……”那之后,幾米與疾病和死亡做各種斗爭,他吃很多中藥,也有練習氣功,每天都想回家,“出院的時候,我一個噴嚏打出來,墻上都是血,但我沒有告訴醫(yī)生,我不想在醫(yī)院待下去了,因為實在撐不住了,在這里住了太長時間了。”

用畫畫療傷對抗恐懼
生病之后,幾米幾乎與外界失去了聯(lián)系,也沒有任何收入,非常缺錢。“剛好有朋友問我愿不愿意畫畫,我說當然愿意,結(jié)果畫好之后他們說:幾米,你畫畫的水平怎么提高了這么多?”
幾米在演講現(xiàn)場分享了生病前后的作品對比,在生病之前,他的畫作色彩鮮艷,輕松愉快,充滿著快樂的心境,而生病之后,他的畫中,世界呈現(xiàn)一片灰白色,人物非常渺小地躲在巨大的空間背后,整個畫面呈現(xiàn)出無處不在的哀傷。1998年,他的繪本《微笑的魚》、《森林里的秘密》發(fā)表,引起了轟動。“我當時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我希望這是我給女兒留下的作品,等她長大了可以看。我當時特別焦慮的是,萬一我畫不完,誰來幫我補充后面的部分?”幾米說:“這些病痛期間的畫作,充滿著哀傷的情緒,有恐懼、無助,我有一段時間就是靠畫畫對抗心靈的恐懼,排解心中的陰影,治療我的憂傷。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畫非常寧靜,人物都非常無助,這是我當時心境的反映”。正是這些畫作,讓他挺過化療之后的第一個五年,并把延續(xù)生命的可能提高了50%。
在講座現(xiàn)場,燈光暗下來,大屏幕在播放《森林里的秘密》,幾米在舞臺上昏黃的燈光下朗誦這部像詩一樣的作品,現(xiàn)場觀眾不少人感動落淚。此后,他還播放了根據(jù)自己的繪本《微笑的魚》改編的同名動畫片,該片曾獲得2006柏林影展兒童競賽項目“國際評審團特別獎”。十分鐘的動畫,美好,寧靜,令人難忘,現(xiàn)場觀眾無不動容。另外,幾米還在現(xiàn)場朗誦了自己的《星空》。而談到《向左走,向右走》這部名作,幾米坦言,很多人以為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愛情,事實上,他生病的狀態(tài)下,根本沒有力氣談情說愛,他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放大了自己的哀愁與憂傷。
幾米透露,他畫畫從來沒有想過讀者,他畫的對象永遠是他自己,他要給生病與疼痛中的自己加油,要鼓勵自己,要給自己更強大的力量。但沒有想到,這些作品最終不僅僅屬于他自己,更是屬于更多的都市里寂寞的需要療傷的人。經(jīng)歷了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最痛苦時期,卻成就了幾米,這是不是上天的玩笑呢。幾米笑言,自己40年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病魔的摧殘下迸發(fā)了,這雖然有些殘忍,但他要和大家分享的經(jīng)驗是:第一,基本的才華是要有的。第二,需要持續(xù)不斷地專注。第三,有夢想,請馬上開始。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