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旨在研討“發展與堅守”的全國性油畫展日前在大都美術館內舉行。本次展覽共展出170余幅優秀作品,是中國油畫學會從全國5000余幅作品中評選出來的。參觀者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出,在迅速現代化和經濟化的當下,藝術家們對于人類精神家園的守望。這次展覽的主題定為“繪畫的品格”。中國油畫學會主席許江如此解釋說:“品”指向眾口的判定及高下不同,“格”指向持續的匡正與窮究及其落定。由此可見,“品”求其高下與不同,“格”意在追尋與堅守。
以“繪畫的品格”為主題來舉辦全國性的油畫展,在中國油畫學會已是第二回了。2006年的“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就曾得到積極的反響。這次重提“繪畫的品格”,就是全面考慮了中國現時期油畫面臨的發展方向。
在數字媒體迅疾發展的今天,人們大都在焦慮:日常圖像的獲取只在指尖的點擊之間,那么繪畫何為?在許江看來,如此的輕巧帶來諸多表象,而世界圖像化的弊端也正在其中。他認為,繪畫的指掌強調手與心應、心手合一,那指掌觸到的雖也是筆彩媒介,但其同在共存的、直觀漸進的、親嘗親歷的、可觸可摸的過程卻是數字媒介所無的。因此,繪畫在今天通過人類的指掌維系的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漸進可觸的感受力,也是“品格”得以落腳的真實而富有批判力的精神載體。
綜觀整個展覽,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殷雙喜有一個強烈的意識:“我們應該在‘讀圖’時代更加關注‘看畫’,回到視覺的觀看。不僅我們的油畫需要提升自身的品格,觀眾也可以從油畫的觀看中學習‘看畫’,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
“重提品格,就有一種強調回歸的意味在里面。”許江說,“繪畫當回家,回到凝視的家園,消除身體的震驚,消除淺表化的需求,將閑散和消遣的人心喚回,安頓在一米視距的儀式和思想中來,向著那偉大的精神境界守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