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是一次工藝美術集體合作的結果,這類跨界創造的藝術品尤其受到收藏者的關注。
2013年12月20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專業指導、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主辦,北京榮會藝術中心、現代收藏承辦的“第二屆(2013)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逾300位中國工藝美術界、收藏界、文化界、經濟界的專家、學者、工藝美術大師齊聚一堂,不僅對2013年中國工藝美術收藏現狀做出總結,也對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預測和展望。
同時,此次年會基于工藝美術行業的形勢開展了“2013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度調查”,調查通過10家門戶新聞媒體聯合發起,以近萬名工藝美術收藏愛好者和網友作為調查對象,用數據客觀反映過去一年中工藝美術收藏市場的基本現狀,并對新一年的收藏市場進行分析預測。
總體而言,2013年,受宏觀經濟回落及國家抑制“三公”消費等因素的影響,當代工藝美術市場整體回調的行情明顯。即便如此,關注及參與藝術品收藏的人數仍不斷增加,并以收藏古代工藝品為主流。但近幾年,隨著當代工藝品收藏異軍突起,關注當代工藝品的收藏家為數不少。對于業內人士以及收藏家而言,最為關注的當是2014年當代工藝品的收藏發展走勢,基于數據和2013年數據分析及收藏走勢,本文聚焦哪些門類的當代工藝品備受關注?各類藏品的價格區間有何變化?在這些收藏品中,收藏家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工藝品收藏又發生了哪些新變化?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的收藏趨勢如何?
收藏門類的選擇
“2013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度調查”結果顯示,在2013年工藝美術收藏中,收藏者最關心的門類分別是:陶瓷占32.27%,玉器占24.55%,紫砂占21.9%,雕漆占20.01%,工藝品雕刻占4.87%,景泰藍占10.36%,刺繡占2.01%,其他綜合門類占1.03%。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工藝學會理事長唐克美分析了瓷器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我國目前從事藝術陶瓷生產的地方有很多個,表現較為突出的有江西景德鎮的藝術瓷、浙江龍泉的青瓷、廣東石灣的瓷塑等。此外,陶瓷藝術創作的規模較大、品類較多。江蘇宜興的紫砂雖然主要是以江蘇宜興為主,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茶文化的重視,紫砂在工藝美術收藏中所占比例也不小。玉器,尤其是和田玉和翡翠,由于近幾年發掘的力度較大,資源相對缺乏,因此價格也較高。
相關統計顯示,2013年,拍賣場上現當代陶瓷藝術上拍作品共計5329件,成交1706件,成交額達1.91億元,其中,單價超過百萬元的瓷器有38件。在一級市場上,當代陶瓷價格普遍集中在1萬元到10萬元之間,百萬元以上的并不多見。
早在2011年,已故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王步的作品《青花靈禽春夏秋冬四屏》就以2702.5萬元的成交價刷新現當代陶瓷拍賣紀錄。受此上漲行情影響,眾多當代陶瓷大師的作品也相繼跨入百萬元成交價行列。比如,2012年,朱樂耕的《紅綠彩奔馬圖瓷板》(五屏)和戴榮華的一套《古彩琴棋書畫長條瓷板》在2012年均以1150萬元的價格成交。雖然紫砂市場整體有所回落,但在2013年12月,何道洪的《歪嘴梅樁套壺》在北京翰海以1265萬元的價格成交,對整個紫砂藝術的市場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
收藏因素的考量
藏者們在收藏過程中最關注的是什么?“2013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度調查”結果顯示,收藏者收藏當代工藝品最為看重的因素分別為:原創性占28.36%,真偽占14.71%,藝術性占13.83%,實用性占3.5%,品質占12.23%,投資性占10.08%,性價比占9.16%,藝術家知名度占4.8%,流通交易渠道占3.83%。由此可見,原創性、作品真偽以及藝術性是收藏家較為關注的因素。
對于原創性成為收藏家關注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項,陶瓷設計大師、清華美院教授張守智表示,這是藝術品收藏發展成熟的必然結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工藝美術師創造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結合的藝術品,也是為了提高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質量。中國工藝美術立足本土、自主創新,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和創新,藏家更感興趣的是具有時代性和作者個性的作品。
收藏趨勢的發展
基于2013年的發展行情,2014年中國美術收藏的趨向又會怎樣?數據調查顯示,在進行工藝美術品收藏時,收藏家會從多方面考量,各種因素及所占比重分別為:優秀工美大師作品,所占比重32.91%;個性化定制作品,所占比重22.73%;裝飾性及實用性兼具的作品占20.27%;中青年工藝美術師的作品占15.45%;具有禮贈及情感表達的作品占8.64%。
對于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所占比重仍舊較大這一現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楊自鵬表示,優秀的工藝美術大師是工藝美術界在技術、藝術、文化、修養等幾種因素較集中、也是較高層次的一類,人們崇敬他們,并且以獲得一件或者幾件其作品作為衡量收藏者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標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個性化的定制作品更感性化,個性化是每個人的追求,在收藏作品中會有所體現。工藝美術品具有兩個屬性:審美和實用。所以,具有個性化、裝飾性及實用性兼具的作品也是收藏家進行收藏時需要考慮的幾大重要因素。
當代優秀工藝美術品以其獨特的工藝,強烈的時代性、獨創性、學術性以及視覺沖擊力征服了藏家,其較大的藝術魅力和經濟價值是其他藝術品門類難以相比的。當代工藝品的收藏投資市場起步不久,市場關注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未來升值空間較大。
轉變收藏觀念:收藏當代工藝美術品,首先要摒棄“厚古薄今”的思想,改變新不如舊的觀念,認識當代工藝品的藝術價值。收藏觀念應從藏古向藏今轉變,收藏現當代的名人之作、精品之作。
挖掘精品名作:當代工藝品門類多、數量大,也是市場中的一支潛力股,整體價格相對較低,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收藏當代工藝品需要收藏家綜合考量創作者的名氣、作品質量、藝德等因素,更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挖掘可以留得住的作品。
不迷信大師頭銜:收藏當代工藝美術作品不要迷信“大師”頭銜,尤其是在“大師”滿天飛的市場環境下更要慎重,而且大師作品也有精品、一般作品和應酬之作,只有精品才有收藏價值。從作品而言,只要是工藝水平高、技藝精湛、有歷史文化內涵的作品,都值得收藏。
規避泡沫風險:對于天價當代工藝品,藏家應引起警惕。有些工藝美術類別已過度紅火,其中不乏泡沫,存在一定風險。對此,藏家要有清醒認識。了解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做到有把握地收藏。
有方向地選擇:如果對相應板塊的知識了解不夠充分,從小尺寸的大師作品入手不失為可取之法。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構圖、景深、層次、色彩多方面都可體現個人的獨特性,同時也兼有工藝美術作品的美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