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蝦米
宋禮珍一貫是以宋真這個名字示人的,從十幾歲的青蔥少年時代開始。如今,圈子里的朋友,都寧愿稱呼他為老宋。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關系分為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一個人放下預期和目的,以其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系時,他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
從來沒有人如此衷情于置身世界的背后,靜靜的觀察,慢慢的欣賞,獨自憂傷,又獨自喜悅。尤其是在這樣的喧囂激憤的時代。
觀照世界,亦在觀照自己的內心。
馬丁布伯不過是總結了這種心情。而多年后的老宋,恰巧透露了這種心情。
有人說,畫家都是雙魚座,神經質,多愁善感,又漫不經心。漫不經心的老宋,恰巧遭遇了這種雙魚氣質。
1995年,鄉間少年在一次偶然上縣城的機會,遇到縣城小有名氣的畫家,迷茫的少年,喜歡上了繪畫。不經意,繪畫成了老宋散漫人生的主線,曲曲折折,糾結百出,又反復解結。
2001年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后,某種機緣,來到了海南。前期的油畫創作,沒有思路,沒有出路。陽光的畫布色彩不知不覺暗沉下來,不知何時,背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畫布上。因為生活的困頓,昂貴的油彩逐漸被色粉筆替代。朦朧的畫面,幾乎看不見人的正臉。不知是世界在逃避他,還是他在逃避世界。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無奈、無助之中,一系列色粉筆作品獲得認可。2005年作品《吊帶》獲得海南省青年美術展覽銀獎。同年,《吊帶》、《天橋行人》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覽,《吊帶》刊登在《美術》雜志上,《天橋行人》及其他三副天橋系列作品發表在《中國水彩》雜志上。老宋成為了海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色粉創作進入一個波峰。
2007年,意氣昂揚的老宋,放棄海南的小名氣和已經成型的畫室,只身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開始了2年的研修。2008年油畫作品《母女仨》,入選2008年金陵百家油畫展覽。畫面母女仨前后相隔一段距離,走在鄉間彎曲的馬路上,遠處是漸行漸模糊的村莊。是這個時代的剪影,也是永恒的愛之主題。
2009年離開人大油畫系,回到夢想開始過的杭州。再次開始了窘迫彷徨、疲于奔命生活。
漫不經心是毒藥,潛伏在人的心里,逐漸釋放毒氣,侵蝕人的身心。漫長的日夜,與之抗爭,肉搏,決斗,兩敗俱傷。或許,只有在日落后昏暗逐漸籠罩世界,才可緩緩停下喘息。就在寂靜的幽暗中,路燈投射的光線,遠處影影綽綽的的屋內燈光,重燃內心深處的希望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再次放下預期和目的,以其全部本真與世界建立關系,轉角處,再次遇見世界本真,也是他內心的本真。
大量黑暗中投射橘黃、橙紅、明亮的光影的油畫作品,在這期間猛然成型,成為近期作品的主調。2013年作品《全家福》 參加《朝圣墩煌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作品”獎,大量作品被收藏。
依然是這樣多愁善感,漫不經心的老宋,依然在他的藝術道路上執著地尋找。真正的勇士,是敢于面對血淋淋的人生。站在世界的后面,站在光影的側面,觀照世界,充滿希冀,正視生活的本真,不正是這樣的勇士嗎?
老宋
老宋
老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