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燮君
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之一,它與傳統人物畫和山水畫三科交相輝映。在繪畫史上,最早的花鳥形象的塑造與表現出現于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畫像石等,雖然這些花鳥的形象在當時還沒有形成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繪畫作品,只是起圖案裝飾作用,但是,作為花鳥形象表征和形式基礎,這些花鳥的形象卻是真正的繪畫之源,是花鳥畫的“遠祖”。
有史論指出:以傳統中國畫的歷史分期而論,晉唐是古代人物畫的高峰;宋元是山水畫的高峰;而明清則是花鳥畫的高峰。以上三個時期若以筆墨特性來區分,正體現了從工筆、到小寫意,再到大寫意這個歷程。把中國書畫發展的這一走勢稱之為“寫意化”趨向,這種趨向其實對書畫家的個人修煉來說,也往往體現其中。
每一項藝術都有它的發展過程,每一位有成就的畫家都以繼承和發揚傳統基礎為必然階段,沒有繼承談何創新。
曹瑞祥先生,上海市人,早年畢業于上海市輕工業學校美術專業。自幼喜愛繪畫。在校曾得李詠森、黃幻吾等老師的指導。從事花鳥畫學習創作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曹瑞祥先生鐘情于“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融于作品之中,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努力形成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凈的現代繪畫新格局。曹先生多年來苦研中國花鳥寫意畫,寒暑不輟,他的筆墨功夫得到了同行們的認可和的贊譽。在藝術實踐中他認識到應是通過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表達出深邃的意境和筆墨情趣;作品的“畫意”源于作者深厚的學識修養、人品情操和長期形成信念,可謂“寫意花鳥到神處,心意怡然話人生”。
從曹瑞祥先生的《百鳥圖》表現風格獨特,兼工帶寫,吸收西畫養料為其所用,構圖新奇,用筆簡練,色彩亮麗,畫風追求大膽落筆,細心收拾,雅俗共賞,艷而不俗。
畫品出于人品,一幅好的作品本質上是畫家內心世界的外化,是表達作者內心深處對客觀事物的真實感受。畫貴在情,畫貴在神,畫貴在意。形在意之外,意在形之內。每幅畫都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精神,每一筆都是真情實感的表達。古人云:“筆墨本無情,但不可使運筆者無情”。無情的筆墨在充滿激情的作畫者的調遣下產生靈性,生發出美的意韻。曹先生的繪畫作品是這些畫理的極好演繹。
在寫意畫的世界里,你會發現人生是一支昂揚的歌,你的心靈會隨筆墨一起飛揚,你會對坎坷荊棘的人生付之坦然一笑。望窗外花開花落,聽風雨低吟淺唱,隨天外云卷云舒……墨隨心動,筆隨意生,蒼潤酣暢,左右逢源。想深入寫意畫的世界,就得耐得住寂寞。一張潔白的宣紙,一份恬淡的心境,一縷清幽的墨香……,昂起頭來作畫,踏踏實實做人,在那份雅致中詮釋生命的激情。
往事如風,但記憶會指向永恒!寫意畫留給人的是一種不朽的精神和對人生的感悟與思考。中國寫意畫鮮明的主體性和強烈的個性審美特征,以及直指心象的功能,已形成其特有的藝術魅力。
寫意花鳥 愜意人生
寫意花鳥 愜意人生
寫意花鳥 愜意人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