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
張駿曾經有過很多身份,有過很多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他當過兵、做過電影美工、讀過美院、干過裝修、搞過建筑設計,以前迷戀畫畫、現在執著攝影,目前的身份是五彩基金秘書長,和十幾位老師一起,幫助兩百多個殘疾孩子學習藝術。
細細梳理起來,這許許多多的身份中,“五彩基金秘書長張駿”和“攝影藝術家張駿”時間段基本是重合的。如果要說二者還有什么內在聯系的話,那就是攝影藝術家張駿的創作高峰期正好是在加入五彩基金從事慈善工作以后。我以為,理解為巧合倒不如解釋為命運的驅使,沒有內心的純粹干凈,沒有對人性的關注,沒有多年人生閱歷的沉淀,是做不好慈善,更拍不出這些好作品的。
和張駿已經是將近30年的老朋友了。80年代初,我從四川美院剛剛畢業,分配到成都畫院,張駿還是一位解放軍。喜歡畫畫。他經常到畫院來找我和何多苓玩。那時候,我的女兒褐褐在讀幼兒園,張駿有時還會騎著自行車去幫我接褐褐放學。現在回憶起來,他還一定要強調,他騎的可是錳鋼28鳳凰牌,全鏈盒帶轉鈴鐺,當年最牛的私家車。
攝影家可以把平凡的瞬間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歲月亦可以定格永恒。這些年,我們一起畫畫,一起看足球,一起旅游,坦白說,我們甚至還一度一起沉迷過一陣兒老虎機…… 現在,我們在一起做幫助殘疾孩子的工作。
張駿是一個感情非常細膩的人,很真實,還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人。他從事繪畫創作的時候,常常表現人的內心的思考,很觀念,以至于他迷戀攝影之后,主要的題材也是關注人。即便他拍的風景,里面也有人的故事。
有些藝術家創作的有關人的題材的作品,雖然是寫實的人的外型,但表現的人,卻是空洞的,因為作者與所表現的人物之間沒有感情交流,所以作品本身也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張駿剛好相反。他注重人與人的關系,他有很多藝術家朋友,他喜歡這些朋友,喜歡這些地方,喜歡這些地方人的故事,他就生活在這些人、這些故事當中。“拍一張照片就像是在世界上某處,找回一部分自己。片斷的夢或片斷的畫像,終于拼出一幅自畫像。”他的作品表現出來的視覺沖擊力是很強的,內在情緒也是非常濃郁的。
藝術家到了一定的高度真的不是技巧的問題。有些藝術家為了表現一個永恒的主題、高尚的思想,往往杜撰出理想的形象,然后自己再做一些口頭和文字上的強行解讀,而張駿要表現的就是他身邊的人物。很多題材不是很遠,其實離得很近。生活就這樣發生著,他用他的相機捕捉司空見慣的庸常表層背后那些隱藏著的更為深刻的簡單和真實。
愿攝影藝術家張駿可以創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五彩基金秘書長張駿可以幫助更多的殘疾孩子,老朋友張駿可以成為他自己心中最想成為的那個張駿。
老友記
老友記
老友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