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海(《書法》雜志主編)
記得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們上海青年書協一行十幾人應安徽淮北市委宣傳部的邀請去辦展,這是我們小青年第一次來到淮北,并知道那里有一個著名書法家閔祥德,我們都對他比較追慕,希望能出場來為我們指點指點。可惜當時閔先生不在,令我們備感失望。由此,也成了我們的一個心結,希望能有一天見見閔先生并討教一下。時光荏苒,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我也由《書法研究》編輯轉為《書法》雜志編輯。但我一直關注著閔先生的發展和動向。后來,方傳鑫先生說起過閔先生,他說閔先生是外地第一個來到《書法》編輯部上門向各位先生請教并和他們結下深厚情誼的書法家,每逢佳節,閔先生總忘不了捎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所以,上海的朋友始終沒有忘記他。可見,閔先生的人品和道德。我聽后,不但為他的這種好學謙虛的精神所感動,更對他的這種對朋友對前輩的義氣和友情所感染。
大概在前年,閔先生給我們編輯部發來了一件稿件,談了自己對《書法》雜志的感情,同時告訴我他要在江蘇美術館舉辦個人的書法展,邀請我過去,我一般很少參加開幕式,這是因為來往人多,開幕時間要很長,其次,也不能很好地去欣賞作品。但閔先生的開幕式我是一定要去的。在那里,當我第一次見到閔先生的作品時的激動是很難用語言表述的。他的作品的線條如龍蛇盤曲,一波三折。寫字的人都知道,看一件書法作品有沒有內涵,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的線條的質感如何,要達到閔先生這樣的線條沒有幾十年的功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的線條中鋒用筆,來自篆書的深厚圓滿的這種線條看了之后如同欣賞千年古虬,郁郁蔥蔥,蒼勁有力。閔先生的作品另一特點是大氣而凝重,他在結字上不僅有自己的個性,表現出寬松者不覺其渙散,緊結者覺其固執的美學特色,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用圓轉之法表現出剛勁飽滿的感覺,看他的作品的結體就像欣賞健美運動員的表演,每一個造型,每一塊肌肉都是美的源泉所在。他作品的章法疏落有致而富有節奏變化,就像武術表演,騰挪舒展、進退自如,觀之如入無人之境,字與字的呼應和盼顧有眉目傳情之美,那種聯系和承接,體現了閔先生對書法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觀之令人驚嘆不已。在整個展覽上,他的作品形式多樣,給人以變化之美,怪不得閔先生能在當時書壇獨領風騷達二十年之久,正所謂老將出馬,四座皆驚。
中國書法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如何總結中老年書家對書法界的貢獻,并讓這種愿為藝術貢獻自己一生的精神傳承下去,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閔先生早已是安徽書法家協會的副主席,南京財經大學和東南大學的教授,可謂功成名就了,但我和他接觸下來,他好像不有很多事沒干,很多理想沒有實現。這種飛蛾撲火,無怨無悔的義無反顧的精神也是千百年來中國書法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書藝祥德
書藝祥德
書藝祥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