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筆畫學會名譽會長 林凡
編者按:中國工筆畫大家林凡從小喜歡美術,沒有上過任何美術學校,十七八歲即參軍,由于那個時候解放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而林凡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高中畢業生就顯得尤為突出。于是,林凡就在部隊里邊當了美術記者、美術編輯。在那個年代沒有國畫、西畫之分,但林凡每年要畫年畫、連環畫,為部隊的出版物畫一些彩圖。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凡逐漸走上了畫畫的職業之路。
據林凡描述,林凡的童年很不幸。父親在林凡七歲的時候去世了,而祖父是在林凡八九歲的時候去世的。但林凡的父親很喜歡林凡畫畫,經常買一些紙片畫譜或畫報,像《馬駘畫寶》、《芥子園畫譜》、《安徒生童話記》等給林凡看。到現在,林凡還清晰地記得,家里有兩個柜子,柜子上面鑲著玻璃,而玻璃上面有畫,好像是任佰年的作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后來柜子就沒有了。由于林凡在美術方面有一定的天賦,上學后就理所當然成為了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不僅如此,林凡還參加一些歌唱、表演等等。林凡自稱理科成績不好,文科成績卻是出類拔萃。
在林凡參軍時,林凡的原配妻子何建安(中國著名舞蹈家)要送給他一批書畫作品,但被他拒絕了。何建安的父親何宣是國民黨的一名中將,北伐戰爭中第一個打進北京城的。何宣特別喜歡書畫,文章寫得好,字也寫得好。何建安告訴父親,林凡喜歡書畫勝過喜歡戎裝,于是在林凡參軍的時候,何宣讓何建安抱了十幾張書畫作品給他。但據林凡稱,那個時候是講階級立場的,東西是肯定不能要的。但林凡卻記得當時曾打開看過一張書畫作品,是清代畫家鄭板橋的作品。
林凡參加部隊以后一直當美術編輯,卻沒有留下什么畫,林凡深感遺憾。于是,林凡的女兒林丹詩與其丈夫佟鐵鑫(中國著名歌唱家)從網上幫父親找畫,一共找到878張作品,但都是印刷品,沒有原稿。林凡決定要出一本書叫《網上撈畫》。這800多張作品是從林凡1949年參軍一直到1958年的創作,可以很明顯看出林凡一年又一年的進步。

林凡《黃花白鷺共知秋》
林凡和潘絜茲、鄭乃光等老先生創立中國工筆畫學會 振興中國工筆畫藝術大發展
至于林凡為什么會喜歡上工筆畫,為何要創立中國工筆畫學會,還得從頭說起。林凡在接受采訪中談到,從漢代、晉代、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只有工筆畫,沒有水墨畫。在宋朝的時候蘇東坡畫了很少的水墨畫,而是到了元朝才算真正開始出現大量的水墨畫,黃公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此以后直至明代、清代的時候就全部是水墨畫了,當時市場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快,所以水墨畫才會有較快的發展,宣紙也出現了。在此之前,紙都是加礬的,顏色上去卻無法暈開。當時,中國水墨畫流行很廣,晚明的內閣大學士董其昌就不喜歡工筆畫,他認為工筆畫沒有學問,是匠人做的,而且沒有文人氣質。如此一來,工筆畫就更抬不起頭來,一直發展到清朝晚期、民國直至建國初期,水墨畫成了主流畫種,像吳昌碩、黃賓虹等一些大家就是一直畫水墨畫,工筆畫比較少。
而林凡卻是很喜歡工筆畫,由于他畫了大量的年畫、連環畫和彩圖,也是用線勾,然后填充顏色,跟工筆畫的技法很相似,于是就喜歡上了工筆畫。但工筆畫家生活困難,創作艱難。他想:一定要設法把工筆畫家團結起,搞一個全國性工筆畫組織,引領大家前進,1987年,林凡通過朋友介紹接觸到了遲浩田將軍,在林凡的努力之下,遲浩田將軍在部隊文化經費中批了4萬塊錢。林凡利用這些錢請了80多個畫家聚集到山東煙臺,一同商議策劃成立工筆畫學會。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工筆畫家們的聚會,大家都激動地哭了。當時潘絜茲老先生威望較高,于是工筆畫家們一同推選他為當代工筆畫學會(即中國工筆畫學會的前身)首任會長,林凡任常務副會長。

林凡《佛渡》
由此,工筆畫學會便開始每三年(或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工筆畫大展。在第一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中,著名工筆畫家何家英也就是在那一屆榮獲了一等獎。而頒發什么獎品卻成了一個難題。林凡在山東煙臺找到了一個鐘表廠:北極星鐘表廠。當時,該廠贊助了三臺鐘,一等獎每人一個,二等獎和三等獎的獎品是臺燈。當時的展覽形式很簡單,條件很簡陋,工筆畫家們用胳膊夾著畫來,展完之后又夾著畫回去。遺憾的是前四屆沒有人知道要存檔,連個照片的底片都沒有,名單也沒有。到了第五屆,大家才開始重視存檔的事情。在當時有六個企業家來買第五屆的300多件參展作品,每個企業家掏50萬塊錢,通過抓鬮的方式,抓到誰的作品就要誰的,等于是一件作品不到一萬塊錢。
2002年首任會長潘絜茲過世前曾囑托,希望將工筆畫學會搞成全國性的。于是林凡當時就決定將“當代工筆畫學會”改成“中國工筆畫學會”,但需要及時注冊。林凡為注冊的事情東奔西跑,幾年之后終于在國務院民政部的批準下,于2008年6月正式登記注冊成立,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一級民間藝術團體。林凡擔任會長是在2007年至2012年初期間,也就是說林凡是第一任國家承認的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在林凡擔任會長期間,舉辦了第七屆、第八屆中國工筆畫大展和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工筆山水畫大展。
此外,林凡還做了很多改革。林凡曾提到過雙年展的概念,他認為雙年展在國際上有一定的慣例,時間固定,地點固定。展覽之前舉行創作研討會,開創作班,請名家指導。另外,強調多元化,提倡創新,表達現代觀念。以前每屆中國工筆畫大展,都是強調:公開、公平、公平推選新人,然而一些有資歷的工筆畫家卻得不到表現,于是從第八屆開始,便有特邀藝術家展的部分。
結束語:第九屆中國工筆畫大展,林凡即是作為特邀藝術家參與此次展覽,而此時的林凡已經從原會長職位上主動退休,并被聘為中國工筆畫學會的名譽會長。退休之后的林凡更加專注于工筆畫、書法、詩詞等方面的藝術創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