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江西字畫作品在市場充分體現其價值的一年。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江西“十老”畫家之一的楊石朗去世13年后,其長達38.2米的手卷《三峽奇觀圖》拍出了582.4萬元的成交價。這是4月21日,由一家外來的拍賣公司——北京曠深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南昌舉行的第二期拍賣會上創出的紀錄。到目前為止,這是江西藝術品市場上公開成交的本土藝術家最貴畫作。
此后,本土拍賣公司也開始發力。較早即開始堅持藝術品拍賣的兩家機構——金石軒拍賣、崇源拍賣也頻頻舉槌。我省已登記的拍賣企業有160家,其中專業從事藝術品拍賣的只有六七家。春拍后,據悉有30余家拍賣機構開始對藝術品拍賣產生濃厚興趣。今年12月27日至2014年1月間,至少還有北京曠深、本土金石軒及南昌古玩城等組織的4場字畫拍賣會。
2013年,江西“十老”畫家之一陶博吾精品畫作在本年度躍上每平方尺10萬元臺階,引領了江西字畫價值倍增之勢。水漲船高,藏家出貨意愿開始增強,不少精品也將頻現拍場。市場利好時藏家放出藏品套現是合理現象,不過,由于本年度字畫追捧之熱令藝術品價格高企,容易導致藏家期望值過高而致拍品流拍。因此,拍賣機構與藏家雙方,宜調整好心態面對即將到來的多場拍賣。價格大幅度拉抬之后,字畫價格進行新一輪盤整是必然的,市場畢竟需要時間去慢慢消化令人咋舌的高價。
本年度收藏市場,一方面字畫一枝獨秀,另一方面,陶瓷拍賣會頻現省城南昌,也令瓷都一二線陶瓷藝術家們對省城藏家群體刮目相看。瓷器交易在南昌開始活躍。不過,目前陶瓷拍賣會上,令人最想搞明白的是:其真實成交的比重到底有多大?與價格不易看懂的當代藝術陶瓷不同的是,民國瓷這類由美術史梳理過的拍品,則在拍場上表現喜人。12月5日,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行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江西藏家送拍的一件民國王步青花蘆雁圖瓶最終以805萬元成交。據介紹,此件藏品于2004年以27.6萬元購得,10年不到價格漲了近30倍。
2014年,收藏品類可能會出現兩個走向:一是古代字畫,二是油畫。目前,江西通過文物拍賣資質審核的拍賣公司以往僅有一家,但實際該公司并未舉行過相關拍賣活動。拍賣市場的火熱,將促使古代字畫拍賣會在南昌上演的腳步加快。油畫拍賣,在江西尚未有實質性進展,但從北京拍場的喜人景象看,江西油畫的未來應該值得期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