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玉算盤,成交價160萬元

象牙算盤,成交價24.6萬元
2013年12月18日報道了“歷經五年 中國珠算申遺成功”。申遺成功往往帶來市場上的收藏熱,如今的算盤收藏處于何種境地,前景如何呢?
近年來,在各大藝術品拍賣會上,算盤成了收藏市場的“寵兒”,一把清代的碧玉算盤以160萬元成交,一件海南黃花梨算盤,成交價達到了16.8萬元。珠算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后,進一步催火了算盤收藏市場。
算盤至少有1800年的歷史,到宋代已經基本成型,但因為是商業活動中的一種計算工具,主要應用人群是商人,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不被主流的文人收藏家認可。商人使用的算盤講究價廉物美,大部分算盤是木質,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被長時間使用,很容易被損壞,能流傳下來的非常少?,F在古玩市場上,能夠存世的明清算盤非常少,更古老的算盤更是難得一見,老算盤上面大部分都沒有刻字銘文,主要看木頭的年代老舊和算盤珠子和邊框上的包漿,一般收藏者很難判斷算盤的年份。一般來說明代宋式籐檔較為珍貴,明代無漆、椑接、無釘、屜板及清代屜板紅木算盤較為珍貴。
算盤貴賤看材質和工藝
從藝術品拍賣的角度來看,名貴材質的算盤更有市場。首先要先看算珠和邊框的材料,金屬類的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錫;此外還有玉、象牙、水晶、寶石和大理石,以及瓷、竹和名貴木料。除了這些主角的材質外,連串算珠的檔子也有高低之分,名貴的算盤配有紅珊瑚、牛筋、銀、銅、紅木等等。
此外一些老算盤的制作工藝巧奪天工,一件清代的紅木算盤,沒有釘子也沒上過油漆,完全是用木榫來連接的,這樣的算盤就比一般的紅木算盤貴重。此外還有很多專門制作成工藝品的異形算盤,已經不是能夠被使用的算盤,比如鑲嵌在戒面上或者作為項鏈或者耳環吊墜的算盤。
此外,算盤檔數通常都是奇數檔,如9、11、13、15、17等,檔數越高算盤就越大,價格也就相應的高。而偶數檔的賞玩算盤,身價較奇數檔的算盤高。收藏木質算盤時,尤以紫檀、紅木和花梨木這些名貴木材制品為上乘。
珠算申遺催火算盤收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老算盤的收藏價值,2011年清代的碧玉算盤以160萬元成交便是例子。珠算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后,老算盤作為珠算文化的主要載體,會越來越被中外收藏家青睞,而本身老算盤的存世量就非常少,相信價格將會越來越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