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馬”郵票
歲末初冬,伴隨著漫天銀杏葉的燦燦金輝和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期待,2014新郵發行計劃閃亮登場。從題材來看,2014年新郵總體上貼近生活又包羅萬象。新郵圖稿一出,“甲午馬”票、“黃梅戲”票和“拜年”票就頗受關注。
馬躍方寸間——《甲午年特種郵票》
在中國郵政近日公布的2014年新郵發行計劃中,“甲午馬”郵票作為2014新郵的領跑者,第一個躍入了廣大集郵愛好者的視線。
其實,新中國郵票上所出現過的“馬”的形象還是相當多的。我國首套馬年郵票是1990年1月5日發行的第一輪生肖郵票的第11套——“庚午年”。全套1枚,面值0.08元,郵票規格26mm×31mm,版別影雕套印,圖案是綠色襯底上的一匹裝飾畫馬,設計者為鄒建軍。目前,該票的價格為17元。
第二輪生肖馬年紀念郵票即我國在2002年發行的“壬午馬”。該票為1套2枚,面值合3.6元,規格26mm×31mm,版別影雕套印,設計者為王虎鳴。在圖案方面,該套票打破了傳統的視覺屬性,將泥塑馬簡樸的黑白兩色放置在大紅的背景之上加之紅方斗配楷體字“馬”,顯示出濃濃的賀歲氣氛。該套票的現價為42元。
除了生肖系列,我國在1978年5月5日發行的“奔馬”特種郵票及小型張也是中國郵票史上著名的“馬”。該票取材于國畫大師徐悲鴻的國畫力作,全套10枚,同時發行1枚小型張。該套郵票一問世即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喜愛,1980年被評為建國30周年最佳郵票,《奔馬》套票的現價為410元左右,《奔馬》小型張的現價為3600元。
另外,2014年新郵中“浴馬圖”也是與馬相關的一大亮點。古畫《浴馬圖》為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的名作,絹本設色,縱28.1cm,橫155.5cm,現藏故宮博物院。《浴馬圖》共繪9人14馬,人皆唐裝,馬均豐肥圓厚,神情、姿態皆輕松自如。分入池、洗浴、出池3個細節生動描繪出奚官浴馬的情景。本次“浴馬圖”紀念郵票在版式上與以往的名畫題材票相仿,或采用連票形式。
小提示
近年來,第三輪生肖票頗受關注,幾度逆勢領漲,已然成為郵市的生力軍。郵友在關注三輪生肖的同時不妨也關注一下與題材“馬”相關的品種。
戲曲題材小清新——《黃梅戲》
中國戲曲歷來首推五大劇種: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黃梅戲起源于唐初,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唱腔純樸流暢,曲調優美歡快,表演質樸細致,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黃梅戲在發展中產生了一批著名經典劇目,如《女駙馬》《天仙配》《牛郎織女》《玉堂春》《打豬草》等。
我國戲曲劇種郵票中只出現過京劇和昆曲,前者以戲曲行當為題材,發行過四次;后者以劇目為題材,發行過一次。這兩套票即《梅蘭芳舞臺藝術》和《昆曲》。“梅蘭芳”發行時間已久,市場價格很高,廣大普通的集郵者手中難得一見,屬于稀缺品。而令集郵者眼睛一亮的是“昆曲”郵票的發行,這套票以劇目入票,選材和內容相當精彩。目前,《梅蘭芳舞臺藝術》套票的價格在13500元左右,《昆曲》價格相對親民得多,為4.8元/套。
本次將《黃梅戲》列入2014年新郵發行計劃,有利于改變在郵票上京劇一枝獨秀的局面,使優秀的經典劇目能夠登上郵票,展現給世人。相信設計清新、圖樣精美的《天仙配》、《打豬草》、《女駙馬》會受到不少集郵愛好者的歡迎和喜愛。
小提示
收藏愛好者在收藏戲曲郵票時,可關注有特殊收藏價值的珍品,同時還可以從簡單的戲曲郵票系列入手。把先前發行的《京劇旦角》、《京劇丑角》、《京劇生角》等系列郵票作為自己的專題收藏,也是不錯的選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會大放異彩哦!
可愛民俗風——《拜年》系列郵票
2014年,我國將首次發行《拜年》郵票,畫面是兩個拜年小孩,造型生動,形象十分可愛。據了解,自2014年起,中國郵政有心每年都將發行“拜年”系列郵票,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題材系列。
此前,我國發行的民俗文化題材的郵票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其中,《春節》郵票發行于2000年的1月29日,全套共3枚郵票和小型張1枚,這也是我國首次發行民間民俗節日的郵票。目前,《春節》《端午節》《重陽節》郵票的價格均為8元/枚;《中秋節》郵票的價格為6元/枚。
小提示
從走勢上來看,民俗題材郵票一直不瘟不火,跟名畫、生肖相比略顯遜色。有行業專家把其歸因于題材零散導致存貨量不高,沒有聚合成一個完整的專題。2014年《拜年》的發行或許能夠成為突破這一瓶頸的一個開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