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作為收藏品,不過十多年時間,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價格越炒越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已意識到連環畫的收藏價值,島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愛好者隊伍中。日前,記者來到島城連環畫愛好者王博的家中,他向記者介紹了連環畫的發展以及收藏市場的情況。王博說,希望未來有更多人關注連環畫。
愛好鞋盒里都塞上連環畫
12月4日,記者來到島城連環畫收藏愛好者王博家中,滿櫥柜的連環畫一下子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記者看到,王博家中幾面墻的櫥柜中都塞滿了畫冊,一本本整齊地排好。歷史人物、近現代人物、神話故事 、民間故事 、戰爭等題材的連環畫應有盡有。“都放不下了,床底下、鞋盒里都被我塞滿了連環畫。”1968年出生的王博是青島市連環畫收藏協會的秘書長,“小時候很迷連環畫,那時候的娛樂活動少,小孩都是通過連環畫來學知識,了解歷史人物。”長大后,王博開始喜歡上收藏連環畫,近十年來,他已經收了將近2萬冊連環畫,大多是成套的。
“連環畫太多了 ,不好找,我都自己編寫了目錄,歸類存放。”王博拿出自己收藏的幾摞戰爭題材的連環畫給記者看,《大渡河之戰》《昨天的戰爭》《奇襲延陵鎮》《狂飆支隊》等,種類數量都不少。“這些連環畫都是我后來買的,以前從圖書市場搜集,現在主要是從網上競拍。買的越來越多,又不大出手,所以越攢越多了 。”他剛收的一本《晚霞》,是聊齋志異故事選中的一本 ,“這本在山東比較有名,花了我三千多元。”
王博對連環畫的感情非同一般,他認為連環畫里的人物形象比日本動漫里的人物更生動,也更耐人尋味。“連環畫是幾代人的記憶,那時候的連環畫不光是用來娛樂的,還是很好的文化普及讀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太高,圖畫通俗易懂,十分適合當時的社會需求。”
價格定價兩塊三如今一萬多
“這幾年收藏市場挺不錯的,收藏愛好者的人數越來越多了,連環畫的價格也越來越高了。”王博告訴記者,現在青島市的連環畫收藏比較熱,收藏連環畫的約有幾百人,僅青島市連環畫收藏協會就有約200名成員,“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連友們平時有空組織個聚會,一塊聚聚,交流一下。”
王博拿出了自己收藏的一套魯迅小說連環畫,這套連環畫共11本 ,“其中最貴的一本是1980年出版的《白光》,賀友直畫的,當時的價格是2.3元。七八年前我花900多塊錢買的,現在估計價格在一萬多元。”王博解釋說,這本書的印量少,一共就印了兩千冊,再加上品相好,看上去像新的一樣,所以價格就上去了 ,“不過,再貴也不舍得賣,量在那兒擺著呢,賣了就沒了。”
王博介紹說,連環畫的收藏也有竅門,連環畫的價值首先要看是否為名家畫作,其次要看題材和稀缺程度。當然,品相也非常重要。連環畫的品相分十個等級,品相也就是新舊程度,比如九等品就是九成新的。出自名家之手,數量稀缺而又品相好,價格自然就高了。
心聲未來希望更多人關注
連環畫的繁榮時期,很多畫連環畫的都是有名的大畫家,王博拿出一本《藥》告訴記者,“像陳逸飛也畫過連環畫,他的連環畫帶有油畫的風格。”因此,那時候的連環畫畫得都非常好。王博說,除了畫得好,知識含量也大,“各種內容都有,相當于小百科書。后來,市場不景氣,很多老畫家都不畫了 ,新人也不愿意畫,好作品就越來越少了。畫連環畫耗時費力,畫巴掌大一張小圖得一天,就經濟利益來說,還不如畫一幅普通的畫賣得貴呢。”
“一些歷史人物,當年我都是從《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連環畫中知道的。”王博說,如今,別說歷史人物,就連趙一曼、李大釗等 ,也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了。“現在,一些再版的連環畫也比較貴了,一些家長不舍得給孩子買。孩子也喜歡看電視、玩游戲,不太喜歡看這些書。不過,我覺得這種傳統的連環畫還是應該提倡,希望更多人關注連環畫。其實,孩子還是應該多看一些這種傳統的連環畫,讓孩子接觸到,他們才能了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