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二》 2013年

《紅墻》 2013年
一個月前,北京恭王府上演了董唯的“ e像心生” iPad繪畫展,這是目前國內藝術家首次以iPad這種電子科技產品為創作材料與基底,進行繪畫創作。
近一兩年時間,董唯一直都在用iPad進行繪畫的嘗試創新。當今社會,尤其在喧囂忙碌的都市,類似iPad這樣的電子平板產品早已遍地皆是,無論地鐵、公共汽車,還是商場、咖啡館,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人們用手機或是iPad看電子小說、賞影視娛樂視頻、玩打飛機游戲。輕快便捷的質地與強大的網絡溝通功能,讓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接受了它們,甚至四五歲的小孩子也對iPad同樣信手拈來。翻江倒海般的信息量與上天遁地的鏈接速度,讓人們享受并陶醉于其中,也許這個時候藝術家的別樣之處就顯現出來了。
董唯喜歡思考,對象往往是身邊生活瑣碎的細枝末節,并能從中搗騰出自己的一點異于常人的隱秘思慮。身邊總是帶著iPad,作為藝術家,順手涂抹幾筆也是在所難免,偏偏董唯就玩出了花樣,小小平板的后面擁有成千上萬個繪畫的軟件,董唯選擇出為我所用的幾種,加以靈活運用,便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飽含深意的畫作小品。
某種意義上講,藝術的本質是游戲。董唯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在那個物質匱乏的背景下,父親是建筑設計師的緣故,小時候的董唯有幸擁有一支繪畫鉛筆,他當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回頭想想,也許那時董唯便找到了自己一生的興奮點,就是繪畫。董唯對此一直身體力行。吉林藝術學院的授課不太多,其余的時間,董唯都在閑散中度過,或許對于藝術家這是必要的狀態,太過忙碌會叨擾內心原本的節奏與情緒。董唯當然也有自己的人生計劃,先做好一個人,其余的都是附件。
發現運用iPad創作藝術,在董唯本人看來,是一種偶然,也摻雜著必然性。幾乎人手一個iPad的時代,更多人是用它玩游戲當玩具,但畫家董唯卻應用iPad軟件開發出藝術創作的功能。把它作為一種繪畫工具、速寫本、調色盒,無需任何其他輔助材料來完成和實現自己的創作想法,在iPad上繪制出風格迥異、色彩奇妙的藝術作品。
看到《紅墻》,大家都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穿越感,北京故宮許多人都去過,龐大的建筑群,游覽過程中常要停停歇歇,高大威武紅墻下的人們,可以坐在休息椅上,也可以慢下腳步。董唯很喜歡歷史,畫里的色彩撞擊感常排山倒海一樣地襲來。
現在風風火火的藝術品市場,新聞標題總是過億的噱頭已不再是難事。我們是否已經忘記了這些從遙遠時空來的老古董們的本來面目?它們真正的價值往往勝過一沓沓鈔票,它們的意義在于它們出自妙筆生花的藝人之手,在于它們與風詭云譎的人物一起經歷過傳奇故事。《王爺與福晉》是董唯在恭王府參加個展時,偶然看到兩把椅子,是曾經住在這里并擁有這里的王爺與福晉坐過的,在大家忙碌身影的間隙,董唯留意到了它們倆,像是兩個人隔著時空與自己對話,這樣的磁場讓董唯揮之不去,回到家用了一整晚的時間將這兩把椅子畫了下來。
董唯尊敬西方大師們那種沉甸甸的思量,嚴肅藝術也是一種釋放與疏通內在的途徑,讓后人領略那種深刻之美。但實際中,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想減負前行。藝術家從中發掘出許多陽光與色彩,讓繪畫本身還有看畫的人都懷揣輕松和愉悅,這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董唯來自東北,拿他自己的話說,自己絕對不是一個較勁的人,一切開闊自然,隨性而至就好。
董唯在美國邂逅一位臺灣人,他的生活理念很有意思。既然買房很累,那就換個方法。他打算退休后每半年更換一個地方,租房來住,人一直在路上,心靈便更加自由,旅行的過程里會經歷許多美麗的風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