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的褶皺》沈少民
“12月12日,我們將在淘寶拍賣會(paimai.taobao.com)舉辦"跟著大佬去買畫"拍賣會,12名中國當代最知名藝術家約70幅當代藝術作品上拍,總估值約3000萬。”錢江新城時代大廈,公司天仁合藝·藝術中心總顧問沈其斌向記者透露,“這不但是一次網絡視覺盛宴,銷售的作品也將會為藏家創造新到的藝術財富神話”。
在近期,在古代藝術品拍賣價頻頻突破億元大關的“一片漲聲”中,浙江當代藝術市場方興未艾,一場網絡視覺盛宴即將被點燃。
然而,近期以1.72億元人民幣拿下畢加索名作《兩個小孩》的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卻拋出“國內當代藝術是垃圾”的觀點,似乎同以投資中國當代藝術為主的天仁合藝意見相左。
為此,在著名當代藝術家沈少民個展—《記憶的褶皺》之際,記者前往近距離了解這個神秘的藝術投資機構。
天仁合藝謀劃“雙十二”網拍 給當代藝術市場打一劑強心針
浙江天仁合藝藝術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廣和傳播,并在11月23日重磅推出沈少民個展—《記憶的褶皺》,吸引了眾多收藏家、批評家及藝術愛好者。
本次個展《記憶的褶皺》是由當代著名策展人沈其斌先生策劃的作為美術史個案研究的一次重磅展覽。展覽上匯聚了藝術家沈少民的“經典系列”、“游戲系列”、“自己畫自己系列”等作品。與以往不同,這次他大膽地嘗試了觀念繪畫,以一種獨特的繪畫語碼和風格來表達對當代社會的思考。
公司天仁合藝·藝術中心總顧問沈其斌,表示日前,公司曾精心組織和策劃的"保利-天仁合藝"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推出了邱志杰、汪建偉、徐震、管策、金鋒等一批知名當代藝術家作品68件,總成交額2630萬元,成交率達到94.12%,比市場預估成交價格1311萬元高出100%多。
沈其斌認為,這些成就數據很好說明了中國的當代藝術品有強勁的市場需求,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由浙江天仁合藝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投資顧問,浙江省首個當代藝術信托基金于日前正式發行,募集資金規模約6000萬元人民幣,期限5年。該基金由浙江某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提供擔保,將圈定6-10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投資。基金采用定基收益+浮動收益的分配方式,其定基收益率超過11%/年,一經推出已有一半被認購。
“杭州當代藝術資本正在崛起。天仁合藝成為文化地標,藝術家和藏家要看準大的方向,如果還在傳統和當代之間徘徊,建議收藏要有準備,要有理論體系,要有價值判斷,要有經驗。選好的,不是貴的,更不是選假的。”著名藝術評論家陳默認為,時代在巨變,藝術是反映時代巨變的最前沿的信號,中國當代藝術在本土市場的發展與壯大,這是必然的。
藝術批評家認為:郭慶祥在給王健林添堵
中國當代藝術最大危機來自國畫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沈少民個展現場,到場的藝術家和批評家就“郭慶祥批當代藝術是垃圾”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批評家呂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斥郭慶祥不懂當代藝術,他表示,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么畢加索也沒有收藏價值。“從一般意義上來講,購買畢加索的藝術作品是一個好事情,但是一個企業、一個收藏者,還是應該建立一個收藏體系。”呂澎表示,企業收藏不光要有充分的資金準備,還要有充分的專業準備。
“郭慶祥的行為是給自己添亂,給王健林添堵,給大連萬達抹黑。他不會動搖文化發展的邏輯,不會改變文化前進的方向。”陳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最大的危機,來自于國畫界。
“關于國畫的收藏問題已經在各大場合,各種研討會上,特別是收藏的研討會上說得非常清楚。中國當代藝術最大危機來自國畫界。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陳默認為傳統國畫存在五大問題,首先國畫的藝術家數量大大超過當代藝術家,國畫在產出數量上也大大超過市場的需求。“假設有500萬藝術家,其中有400萬或許更多是畫國畫的。90%以上畫家一年能生產出一萬甚至兩萬張的量的作品。”陳默直言,國畫藝術家以復制傳統為主,缺乏真正的創新,此外他還表示,國畫仿冒假的太多,在市場上多魚目混珠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