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藝術品在西方市場表現良好
10月初蘇富比香港秋拍夜場在珠寶、佛像、瓷器與當代藝術方面拍出了四件過億的拍品。與蘇富比相比,2013年秋拍佳士得也是佳績連連。除了創下拍賣史上最高成交額紀錄外,11月上旬,紐約佳士得夜場拍賣會上,萬達集團以1.72億(2816.5萬美元)斬獲畢加索的作品《兩個小孩》。11月中旬,紐約佳士得當代夜場還創下單件作品的最高紀錄。弗蘭西斯·培根的三聯作以1.424億美元(含傭金)的價格成高價成交,折合人民幣近9億。11月下旬,在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三聯畫拍出1.13億港元。這是繼其作品《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近1.81億港元成交后,又一件作品邁進“億元大關”。今秋的億元拍品頻頻出現,有業內人士認為2013市場回暖趨勢漸穩。
談及國際藝術市場行情,倫敦中西方藝術品經紀公司董事長鄧琰稱,從整體上看,國外的藝術市場還是比較火熱的,其中中國藝術品被很多人看好,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層次上的追求越來越高,隨之人們對藝術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鄧琰介紹了倫敦藝術品市場的情況,認為倫敦對于中國瓷器收藏與交易來說,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倫敦有著悠久的中國瓷器收藏的歷史。但目前英國的古董商們卻對中國瓷器等藝術品的經營開始擔憂了,目前中國古董瓷器貨源的緊缺正困擾著英國的古董商們。英國市場上的大部分中國瓷器不斷地被中國的收藏家們購買入手,然后回流到中國,一旦歸國就很難再傳到西方了。
鄧琰表示不論是中國古董、中國瓷器還是中國書畫,只要是高質量的拍品,在國內外藝術市場上都大受歡迎,對于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來說,不論是英國藝術品市場,還是中國藝術市場,其未來前景都是看好的。
根據法國藝術市場專業統計機構ArtPric公司公布的統計數據,美國在2012-2013年度成為當代藝術的頭號市場,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和英國。ArtPric公司分析指出,全球當代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說明這一市場日漸成熟,雖然該市場目前只在全球藝術市場中占有13%的份額,但其重要性已被確立。
倫敦中西方藝術品經紀公司董事長鄧琰稱,中國當代藝術品在國外藝術市場上表現良好。中國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無論是在藝術構思和創作技巧上,還是在創作的思想上都在不斷地進行創新,同時也比較注意和國際接軌的問題,所以經常能在國外看到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的優秀作品。
鄧琰認為今后中國的青年藝術家的前程應該是廣大的,但她也指出,目前對中國青年藝術家的宣傳做的還不到位,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扶持力度也不夠,還需要扶持。她稱,希望通過其個人的力量能夠為國外藝術收藏市場介紹一些中國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眾所周知,藝術品的價格和市場密切相關,但藝術品的價值卻是由作品本身來決斷,對于有原創性青年藝術的優秀作品雖然不能過度追求包裝,但對其適度的宣傳和推廣還是需要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