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鴛鴦(國畫) 93×40.5厘米 齊白石

草亭獨坐圖(國畫) 129×43.5厘米 黃賓虹
劉文杰
“南黃北齊”是現代美術史界提出的說法。最早在畫壇里流行的說法是“南吳北齊”,南方是吳昌碩,北方是齊白石。近些年南方人為了炒作黃賓虹,才提出了“南黃北齊”的概念。事實上,黃賓虹確實是一位可以與齊白石分庭抗禮的藝術家。
齊白石:藝術史上的十個第一
齊白石是中國古往今來最全面、綜合水平最高的畫家。和溥心畬不一樣,溥心畬畫的是“文人畫”,齊白石畫的是“畫家畫”。尤為耀眼的是,齊白石在中國藝術史上創造了十個第一。
首先,齊白石創造了繪畫史上第一高明的“書畫造型理論”。齊白石講:“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則欺世。”這個理論,為一個畫家提供了造型的廣闊空間。從有審美價值的“極似”,一直到“以不似之似為真似”,都在齊白石的造型范圍之內。
其次,正因為齊白石的造型理念最高明,所以他的繪畫題材也最豐富。從極細膩、工致的草蟲,到大氣磅礴的大寫意花卉、人物、山水,他創造了豐富的繪畫題材。
第三,正因他的繪畫題材豐富,所以用筆方法也是繁復多樣。比如吳昌碩只會大寫意而不會工細,有些畫家又只會工細,不會大寫意。齊白石從極工細的用筆方法到極大氣磅礴的大寫意,用筆方法無一不精。
第四,齊白石在繪畫的主題和表達方面大膽創新,畫了很多前人沒有畫過的東西,在主題方面極富突破;他又畫了很多和前人不一樣的畫法,在表達上屢出新意。比如他畫的耙子、鋤頭、算盤等事物,都是前人沒有畫過的。前人也畫蝦,但齊白石畫的蝦就和前人畫得不一樣,他畫的蝦比任何前人畫的都好。
第五,齊白石畫的工筆草蟲和貝葉,在同類畫作里具有最高的美學價值。
第六,齊白石畫的大寫意花鳥,在大氣厚重上古今第一。
第七,齊白石開創了大寫意金石派山水畫。
第八,他留下的有審美價值的精品畫作數量第一。
第九,喜歡齊白石作品的群體人數古往今來第一。從政治家(毛澤東、周恩來)、軍事家、文學家、詩人(艾青、老舍)、戲劇家(梅蘭芳、新鳳霞),到各個階層的人士都對齊白石的藝術青睞有加。
第十,他的假畫數量第一。齊白石是被造假數量最多的畫家,市場上流通的他的假畫數以十萬計。
現有的影像和文字資料記載,齊白石一生畫了一萬多張畫。迄今為止,拍賣公司共上拍齊白石的畫兩萬五六千件,成交了1.5萬多件,其間的真跡只有1000件左右。流到市場上拍的齊白石畫和賣出去的齊白石畫,包括民間私下交易在內,絕大多數都是贗品。
黃賓虹:用墨七法和用筆五法
黃賓虹對中國畫的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一,黃賓虹提出了一個重要的造型理論,即“以不似之似為真似”。這個理論提示畫家,在創作中更多地發揮思維的想象力,將對客觀事物認識進行升華。同時,黃賓虹還提出了“筆墨精神千古不變,章法構圖日日創新”的理論。筆墨精神雖然千古不變,但筆墨的形式要隨著時代變化。“章法構圖日日創新”是在告誡畫家經常去寫生,要畫出每一幅都不一樣的畫。
黃賓虹對中國書畫用墨和用筆方式也有很大貢獻。黃賓虹從龔賢畫中的點悟到了“點積墨法”,因而提出了“用墨七法:濃、淡、重、積、潑、破、宿”。除了宿墨的方法不可取,其他六法都是畫家應該重視的用墨方法。只有掌握了這六法,作畫才能墨分五色,變化無窮,才能大氣厚重,顯示出中國畫用墨的微妙。
黃賓虹還提出了“用筆五法:平、留、圓、重、變”。“平、留、圓、重、變”原是中國書法的行筆法則。平,就是如錐畫沙,行筆平穩。留,就是有澀的感覺,起筆就回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行筆速度要快。圓,就是每一個筆道要“鼓”起來,有立體感。因為書畫都是“道法自然”,自然界里沒有缺乏體積感的東西,沒有體積感的行筆全是敗筆。中國南北朝時期,南齊畫家謝赫提出了中國繪畫的“六法”,其中講“骨法用筆”,實質上就是黃賓虹的“圓”,只有圓了,筆道“鼓”起來了,才有“骨”的感覺。這一用筆方法,不但是書法家的用筆,因書畫同源,也是畫家的重要用筆方法。一幅畫里只有使用了中鋒用筆、骨法用筆,這幅畫才有脊梁。重,即是力透紙背,意味著在行筆的過程中,正面是什么樣,背后看也是什么樣。變,筆筆變化,任何重復的兩筆都叫“行活”,只有筆筆變化才叫藝術。這也就是黃賓虹對中國畫和中國書法的重大貢獻。
黃賓虹的繪畫,市場上以假的為多,95%以上的都是假畫。黃賓虹用的是油煙墨,只要不是油煙墨畫的,絕大多數都是偽作。當然,用油煙墨畫的畫作,也未必是黃賓虹的真跡,因為作偽者可以用老墨作假,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希望買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名家名作的人,出手一定要審慎,不要被拍賣公司的宣傳和倒賣假畫者的蠱惑所欺騙。審美價值永遠是所有藝術品的核心價值,也是收藏的核心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