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13北京國際藝術授權博覽交易會”開幕式在北京銀河SOHO舉行,此次交易會上,承辦方北京市文化發展中心和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宣布將搭建北京首個授權交易服務平臺,與北京國際藝術授權博覽交易會配套,共同推進北京乃至全國的授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藝術授權又稱藝術作品認可,是指授權者將自己所擁有或代理的作品或藝術品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權者使用;被授權者按合同規定從事經營活動(通常是生產、銷售某種產品或者提供某種服務),并向授權者支付相應的費用———權利金;同時授權者給予作者各方面的指導與協助。
藝術授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阿貍的卡通形象被轉化到衣服上、書簽上、筆記本上等等,阿貍的卡通形象就是藝術授權的一種,由北京夢之城授權給其他相關企業來進行形象轉化。”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董事長殷秩松說。
據東城區副區長許匯介紹,東城區作為北京市文博資源和藝術品資源最集中的區域,是最適合利用“文化”創效益的。藝術授權平臺正是依托豐富的藝術文化資源形成衍生的經濟效益。
殷秩松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作為授權領域的一個切入點,藝術授權可以將藝術本體的價值放大3倍以上,同時帶來30倍以上的經濟效益,舉例來說就是每500億產值的藝術本體可以產生3倍的藝術授權價值,即1500億。
“在我國,藝術授權是一個新生領域,中國的授權業產值不足世界授權業的1%,2010年是中國藝術授權的元年,到現在雖只有兩年時間,但是潛力是巨大的”,殷秩松說,通過藝術授權的形態,搭建藝術授權的平臺,形成藝術家、政府、企業三方面的對接,在藝術資源豐富的北京,形成更大的經濟效益。
殷秩松介紹,藝術授權借助文博會的平臺,通過專門的推介會,使更多企業了解藝術授權,共同開發藝術授權這個領域。
殷秩松指出,藝術授權不但可以產生非凡的經濟效益,同時對樹立企業品牌形象、藝術家形象非常有利。但是藝術資源最豐富的博物館,尤其是國有博物館被束住了手腳。
“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紙膠帶走紅兩岸三地,但是我們的故宮博物院則深陷‘十重門’,作為一個納稅人,我們都希望故宮博物院也能夠產生衍生價值,而不是僅僅作為‘十重門’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殷秩松緊鎖眉頭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殷秩松指出,讓更多藝術資源加入到藝術授權領域亟需解決政策“真空”。目前,藝術授權領域僅僅依據《知識產權法》作為法律根據,這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有關方面出臺更多相關政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