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師頌》正文部分,尺幅為21.2×127.8厘米

聯袂展出的合璧《出師頌》
2003年7月10日,在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正在預展中的拍賣品隋賢書《出師頌》就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行使“優先購買權”以2200萬元成交價購藏。這次故宮沒有等到拍賣會上去競買,而根據剛剛修改完善的國家《文物保護法》直接優先買到。
據傳,隋朝人書寫的這幅《出師頌》傳到唐代時,曾由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收藏。后又經過唐邵王李約、唐中書侍郎王涯及書法家鐘紹京之手。到了宋朝紹興年間,宋高宗將它收入宮廷。宋代大書法家米友仁、元代文人張達善曾在此作品上留有題跋。時至明代,大收藏家王世懋又將它帶回家中妥善保管。《出師頌》就這樣在宮廷和民間反復游歷了幾個朝代,最終還是由乾隆皇帝錄入《御制三希堂法帖》藏于自己的紫禁城中。
1922年底,《出師頌》被溥儀攜帶出宮,帶至偽滿洲國,1945年隨著偽滿洲國垮臺而散落民間。這當中曾經被不識其真正價值的人截為兩段,前面的“晉墨”兩個字和正文為一段,后面的元代題跋為一段。從此《出師頌》就不知去向了。
1997年,嘉德拍賣公司的古籍專家拓曉堂先生到某城市去征集古籍善本拍品。第一天下午,拓先生外出赴約看拍品,在返回征集辦公室時,他一眼就看見辦公桌上攤著一張打開的書法卷子,他立刻感到可能碰到重要的東西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隨口問道:“這是哪位先生的東西?”這時靠窗站著的一位戴眼鏡、文質彬彬的小伙子答道:“是我的。”小伙子立刻反問:“您是拓先生吧?”小伙子接著說到:“這東西已經請你們公司的人看過了,他們讓您回來再看一看。”拓先生先是重新仔細地審視這段書法文字及其內容、印款,翻來復去地看其裝裱,因為這段卷子是一段殘卷,無頭無尾,無年款,但經過粗略的鑒定之后,他心里已經基本確定:第一,這段書法書寫的年代至少在宋元之間;第二,其內容是兩段跋文,一段作者佚名,一段作者為張達善,均為關于《出師頌》的跋文;第三,精細的裝裱,應該是“宮裝”。可以肯定的這是一件“開門”的重量級文物。
小伙子向拓先生講到:他是當地一家外企公司的雇員,他們老板喜好古玩收藏。有一次陪老板在古玩市場閑逛時,一位老人悄悄地把他拉到一邊,對他說:“看小伙子您像個文化人,有點東西不知您喜歡不喜歡?”于是老人從包中取出此書法卷,小伙子看是件舊東西,于是沒有商量,便花了3000元人民幣買下了這段書法卷子。小伙子將此卷拿到當地最大的文物店請老師傅鑒定和估價,結果文物店不收這東西,大失所望的小伙子無奈地問:“這東西要賣,到底能值多少錢呢?”接待他的人說:“可能賣1000元吧。”小伙子悻悻地離開。最近他看到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到該城征集拍品的廣告后,特意想請嘉德公司的專家來鑒定一下。
拓先生和這位小伙子雙方談好:拓先生先回北京查閱這卷子的相關資料,小伙子也將原物帶回,與家人商議價格。
拓曉堂回到北京后,立即查閱有關資料,很快就在《石渠寶笈續編》中查到這斷卷子的資料,是宋元之間佚名的《出師頌》,當時他心中的興奮很難用語言表達。
后來,小伙子將這段殘卷送到北京,拓先生如獲至寶,他在“中國嘉德1997秋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的圖錄中寫道:此跋在《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參見《隋人書史岑出師頌表》條。
1922年十一月初九溥儀將此卷賞賜溥杰,攜出宮外。幾經劫難,此卷已裂為數斷,惜《出師頌》今已不知下落,存者僅《出師頌》后之張達善題跋。題跋文字參見《石渠寶笈續編》。
在估價時,這件拍品的估價是25萬-30萬元。非常遺憾的是,無論嘉德拍賣公司向收藏界如何解釋它的重要性,如何介紹它的學術和市場價值,這畢竟是段殘卷,最后只在拍賣場上拍出了25萬元。這個結果令拓曉堂十分沮喪和不滿意,認為這與他的期望相差太遠。后來,拓先生又多次找到那位小伙子一起去古玩市場尋找當初賣字的老人,企盼著找到另一半殘卷,可六年的尋覓,毫無結果。
2003年,在嘉德征集拍品的過程中,《出師頌》的前半段神奇地出現了。這一段上有宋高宗的篆書、乾隆皇帝的御筆、大書法家米友仁的題跋。它的發現,令嘉德拍賣公司的所有人都興奮異常,同時也轟動了整個文物界。為此,在拍賣之前故宮博物院召集了有徐邦達、啟功、傅熹年等多位專家參加的鑒定論證會。會上專家們通過對原跡的仔細觀察,一致認為,隋賢書《出師頌》確實是溥儀從宮中盜走之后散落在民間的那件《出師頌》。無巧不成書,《出師頌》在20世紀30年代前,曾由鑒定家徐邦達先生考證過,他在1987年出版的《古書畫過眼要錄》中,把它列入“隋無名氏”書法,當時這件作品被溥儀帶到東北后散失民間,文中注明:目前“下落不明”。
專家們建議故宮博物院買回。7月8日,北京市文物局指定故宮博物院為優先購買單位,故宮動用該院文物征集專項資金2200萬元予以收購。
2003年8月18日上午10時,一輛裝甲運鈔車從位于北京恒基中心的嘉德拍賣公司出發,在五名持槍警衛和嘉德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的護送下,使得《出師頌》重歸故里。這件飽經滄桑,曾流落民間不知去向整整80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故宮,從而成為了一個奇跡。
截止到2013年9月,在北京故宮的這幅《出師頌》還不完整,而是前面的正文部分,而后面的題跋部分仍在那一位花25萬元買走的私人收藏家手里。等到有一天《出師頌)的前后兩部分如果能團聚在一起,這將會又是一個奇跡!
2013年9月,中國嘉德的創始人陳東升先生找到《出師頌》后面題跋部分的收藏者紅樹白云樓主人陸牧滔先生,提出一個創意,將《出師頌》后面題跋部分捐贈給故宮,使它與正文部分完璧給國家收藏。由中國嘉德出資50%,雙方共同將此件重要文物捐贈故宮博物院。陸牧滔先生響應了陳東升先生的提議,雙方做成了這件美事。借嘉德拍賣成立二十年之際。《出師頌》已于11月10-30日在國家博物館“中國嘉德藝術品拍賣20年精品回顧展”中聯袂亮相。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