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鄧鉅輝作品《草原小天使》
雕塑家吳信坤陶藝作品《戲蟾羅漢》
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鄧鉅輝作品《說句心里話》
雕塑家吳信坤陶藝作品《老子出關》
雕塑家吳信坤陶藝作品《坐著的齊白石》
11月8~12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批準,廣東省文聯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在廣州新港東路中洲中心舉行,為觀眾帶來精彩絕妙的泥釉火藝術。
據了解,博覽會不僅有來自廣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例如石灣陶藝、潮州彩瓷、廣彩瓷、廣繡、牙雕等,還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優秀的工藝藝術前來參展,務求讓工藝藝術投資收藏愛好者以一展觀全局,全面了解我國整個工藝藝術行業的發展。
美國著名華裔雕塑家吳信坤這樣評價石灣陶藝:“提倡把中國畫和書法的大寫意精神融入到石灣陶藝領域,是一個藝術多元化的探討課題。石灣公仔藝術化的將來,還是要走國際化的藝術之路。”
文化名片:石灣陶是珠三角閃亮點
“以藝術陶瓷為例,如今在陶瓷收藏領域,古瓷已不再獨步天下,一些做工精美、價格較低的現代瓷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追捧,成為藝術品投資"新貴"。”廣東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曹利祥告訴信息時報記者,除了廣為人知的江西景德鎮釉上彩瓷、湖南醴陵釉下彩瓷外,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陶瓷古國,許多地區傳承和發展了優秀制瓷工藝。
“現代瓷器的收藏范圍非常廣,不僅有前面提及的產區和瓷種,還有陜西的耀州青瓷、河南汝州的汝瓷、福建德化白瓷、山東淄博的刻瓷、河北唐山的骨質瓷、河北曲陽定瓷、浙江龍泉青瓷、廣東的潮州描金彩瓷、廣州織金彩瓷以及石灣陶藝等等。收藏者對整個陶瓷行業有所認識,方可找到正確的現代瓷投資方向,令投資更具升值潛力,令收藏變得更加有趣!”
“廣東佛山的石灣鎮素有"南國陶都"之譽,尤其是明清時生產出大量以人物、動物等為造型的"石灣公仔",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陶藝史上的一朵奇葩。2006年,石灣陶塑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曹利祥介紹,石灣公仔是珠三角地域文化的一個閃亮點,經歷了百年社會的興衰而能持續發展,體現了強盛的生命力。“石灣陶藝通過特定的釉、坭、火的結合,展現了獨一無二的特色,通過把人物的性格化、直覺和大膽的夸張賦予陶器和泥土以生命。加上釉色在燒制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確定性而形成的意外而帶有神秘色彩的藝術效果,更增加了石灣陶藝價值的獨特性。”
市場現狀:“石灣公仔”成拍壇新寵
“過去,收藏圈有觀點認為,石灣窯屬于地方藝術品種,難以走出嶺南地區,因此拍賣市場出現的石灣公仔并不多。但經過近幾年的推廣和市場深度挖掘,目前石灣公仔已成為拍壇上的新寵。”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瓷器及工藝品部總經理王力告訴記者。
記者查閱拍賣紀錄顯示,近年“石灣公仔”拍價超越六位數的情況越來越多,例如由石灣陶藝大師莊稼、劉澤棉、廖洪標、毛桂珍等人于上世紀60年代集體創作的《紅燈記》于2011年在北京拍出88萬元。今年9月15日,在北京翰海四季拍場上,一件清初期的石灣陶《達摩》以20.7萬元成交。
談及“石灣公仔”的收藏市場,瓦公窯美術陶瓷廠相關負責人孫永祺認為,石灣公仔正處于投資洼地,收藏市場剛被開啟,前景一片光明:“隨著人們對石灣陶藝認識的不斷加深,"石灣公仔"的市場價值將會得到更加準確的體現。現時,不僅老一輩陶藝家的作品價格上揚,中青年陶藝家作品的價格也在逐步上升。”
淘陶居藝術館主持人吳國偉介紹,“為了擦亮石灣陶藝的文化品牌,把石灣陶藝從區域文化品牌推向全國,在佛山市政府的主導下,近期,佛山市陶藝文化系列活動應運而生,石灣陶藝迎來了在國家博物館綻放民窯魅力的機會。”
今年9月,由佛山市文化產業促進會組織的“新月雅集—佛山當代藝術陶瓷專場拍賣會”在北京舉行,讓石灣陶藝得以集體面貌出現在高檔次拍賣場上,更好地展示魅力。“從石灣傳統民間陶藝中,看到藝人那種與生俱來的直覺感,沒有過多的技巧和藝術規則,是生活的的原生態,純潔、真實,智慧而趣味。”
發展趨勢:應以大寫意精神革新石灣陶
美國著名華裔雕塑家吳信坤認為,作為民間文化的石灣陶藝需要不斷提升,向多元化發展。“健全民間工藝,發展精英藝術,多元并存,這將是未來石灣陶藝的發展之路。”吳信坤這樣說。
1981年研究生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吳信坤,是在佛山出生、成長的藝術家,1988年底,他受邀赴美任堪薩斯州大學客席教授。2011年,他在堪薩斯州創辦“中美雕塑園”,致力推廣中國雕塑藝術。吳信坤一直關注石灣陶塑藝術,并于2013年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石灣陶塑藝術地創作中。
吳信坤認為,石灣陶藝有著融入主流藝術,走向國際的共通點和可能性:“盡管今天西方雕塑在世界上充當著主流性的領軍地位,但細看其發展,多是來源于民間、起源于地域。此外,西方的文化,一直對中國文化有積極的影響作用;而東方的文明對西方的影響同樣是重大的的。我們不難從羅丹的巴爾扎克看到石灣陶藝"達摩"的影子;從唐代殘缺的雕塑軀干聯想到希臘雕塑女神的優雅。”
“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石灣陶藝目前還沒有走出地域的局限性,還基本停留在石灣的傳統程式里。”吳信坤提出,要從觀念上的“轉型”,即把傳統的民間勞作意識轉換到藝術創作的美學思維;從傳統單一的民間手法向藝術風格多元化領域發展,并加盟于主流藝術大家庭理論和實踐上的百家爭鳴,形成生機勃勃的局面:“提倡把中國畫和書法的大寫意精神融入到石灣陶藝領域,是一個藝術多元化的探討課題。石灣公仔藝術化的將來,還是要走國際化的藝術之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