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修鈐 《鼓浪嶼》 (60×60cm) 成交價:23萬元

喬十光《徽州民居》(70×70cm) 成交價:29.9萬元
已躋身于當代藝術的主流行列。”但在國內,卻沒有出現這種盛況,真正了解漆畫、認可漆畫的人相當有限,漆畫的價格也不是特別高。“漆畫市場起步較晚,這可能是漆畫未被藏家所熟知的重要因素。”李玉山認為,不論學術建設,還是市場發展,漆畫都需要逐步積累,倘若現在就讓它比肩國畫、油畫,無異于拔苗助長。王和舉也坦言,隨著現代漆畫的逐步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領略到其獨特風采。
經典畫作具看漲潛力
以前,市場上的漆畫交易主要通過畫展實現,這幾年,拍賣行開始加入陣營中。畫廊、拍賣市場、展覽本屬于不同的市場形態,相互之間既有競爭也有補充,但在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中,這三者都不可或缺。“漆畫市場處在萌芽階段,它以畫廊、展覽為主,但隨著漆畫一級市場規模的擴大,拍賣市場也必然隨之崛起,而且從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來看,這幾年拍賣市場的導向作用更為突出,因此拍賣行關注漆畫會對這一門類的市場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李玉山說。
2007年,國內開始出現漆畫拍賣。福建作為現代漆畫藝術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創作資源,福建東南拍賣依托本土優勢,試圖在市場上搶占先機。從2011年秋季開始,福建東南拍賣舉辦了新老漆畫藝術家不同主題風格的專場,包括漆畫藝術家的個人專場(比如去年秋拍的“喬十光漆畫專場”)。李玉山表示,專場產生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尤其一些經典畫作的出現,有效地激發了市場需求。但它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畫種,很多收藏家對這個門類還不是特別熟悉,市場仍處于逐步培育的過程。
今年秋拍,福建東南拍賣推出了6位國內頂級漆畫藝術家的經典畫作,分別是王和舉、喬十光、鄭益坤、鄭修鈐、陳立德和湯志義。6人當中,王和舉、鄭益坤、鄭修鈐均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譽稱號;陳立德、湯志義是全國美展金獎得主;喬十光則是中國現代漆藝的開拓者和漆畫創始人之一。他們的從藝經歷,見證了建國后漆畫發展的脈絡與軌跡,分別代表了當代漆畫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風貌。在李玉山看來,其作品在經過近幾年的市場檢驗后,已經脫穎而出,形成了活躍在漆畫拍賣市場的第一方陣。
研究漆畫市場多年,李玉山表示,漆畫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值得大力開拓。此外,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決定了它只能做到相似而無法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幅畫,也可能因漆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漆畫鑒別相對容易,而且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制作贗品,不符合造假者逐利的特點。
李玉山還告訴新金融記者,漆畫的投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這個門類本身的發展前景,在這點上漆畫毋庸置疑具有很大的投資潛力;另外還要看藏家所選擇的藝術家是否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成就,這也是收藏投資的關鍵性因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