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方來信 (油畫)汪誠一

漁 婦 (油畫•20世紀50年代)林風眠
中國油畫自20世紀以來的語言轉折與變遷,是以整個中國社會在20世紀的思想文化演變為脈絡對于西方油畫的引進、移植和再造過程。20世紀中國自主引進油畫是一種時代選擇,引進的同時也在進行著主體的創造。通過油畫塑造中華民族的人文形象,呈現中國藝術家對于人類社會的人文思考,追尋油畫語言的東方文化品格,已成為中國油畫的最高審美理想。但創造與引進是個辯證過程。百余年的中國油畫發展,一直擺脫不了中國的社會情境對于引進或擇取哪種藝術觀念的糾結,從寫實主義、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歐美藝術史的這種進化性特征也一直成為中國油畫在本土化創造過程中不得不參照的坐標。追逐藝術流派的進化,也成為中國油畫本土化創作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 學 (油畫)孫滋溪

無 題 (油畫)馬樹青

蟬 鳴 (油畫)王沂東

紹興河濱 (油畫)吳冠中

水世界 (油畫)陳淑霞
歷經百余年的演進,中國油畫已化成中國造型藝術審美的血肉,也形成了許多獨特而鮮明的東方油畫語言特征。油畫在中國的本土化也必然要面對在后現代文明中探索油畫這個視覺藝術的當代性轉化命題。中國油畫在新世紀這個時間截面上進行的多種油畫探索所共同探討的是當代之中的本土化或本土化之中的當代性。北京大都美術館選擇將學術高水準、作品經典性的“國風——中國油畫語言研究展”作為首展的重要意義即在于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