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惠亮《我的鄉親》52×80。
11月3日,“畫說龍江——黑龍江省美術館五十年館藏經典版畫作品全國巡回展”開幕式在貴陽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黑龍江省政府主辦,黑龍江省美術館、黑龍江省版畫院、貴陽美術館、貴陽市美協辦。展覽展出了188件不同時期的黑龍江省美術館館藏經典版畫作品,從以晁楣、張作良、張禎麒、杜鴻年為代表的第一代北大荒版畫家作品,到以郝伯義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版畫創作集體作品,展示了黑龍江版畫50年來的發展史。
據貴陽市美協主席曹瓊德介紹,黑龍江版畫是基于1946年新興木刻普及活動以及1958年誕生的北大荒版畫學派,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生態滋養了黑龍江地域版畫創作,也使黑龍江版畫呈現出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語言特色與文化特征。在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北大荒版畫為中國新興版畫運動提供了新的審美參照和語言范式,對中國當代版畫創作格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此次展出的版畫分為三個部分:一是1958年十萬官兵轉業開荒的生活、工作,極具鄉土氣息和時代氣息;二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版畫;三是改革開放30年來,當年轉業開荒的十萬官兵的后代、院校畢業的學生等構成新的創作隊伍,形成新的創作風貌。從展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龍江版畫發展的歷程,早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北大荒開拓和創業的艱辛和豪情,以獨特的語言贊美壯麗的大自然,謳歌勇毅的勞動者,傾訴黑龍江自然與人文的大美和大愛,有著強烈的時代印記,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審美,有一種簡單的、打動人心的力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