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多種因素影響,國內玉器市場陷入低迷
以翡翠原石集散、加工批發聞名全國的平洲玉器城在近年來海關打擊走私、緬甸控制毛料出口、國內“國八條”等影響下逐步走向蕭條,玉器城內閑置的店鋪也越來越多。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曾擁有4萬多會員,由于持續虧損,目前僅剩下2萬多人。
現狀:“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10月8日,從廣東揭陽、四會、平洲轉了一圈的陜西商人劉楠來到了中緬邊境云南瑞麗,云南瑞麗、騰沖因與緬甸交界,翡翠原石及成品交易都盛行。這一趟,零售商人劉楠希望能從瑞麗和騰沖淘到一些好貨。她說,“今年翡翠的價格總體都很貴,不論是廣東的貨,還是緬甸商人帶進瑞麗和騰沖的手鐲。”實際上,南都記者曾在今年9月3日赴瑞麗采訪。當時一名玉商表示,今年的價格比往年都高,原因是緬甸公盤一年多只開了一次,而一開就是天價。在平洲玉器城,一名玉商則用“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來形容他的心態,“現在就看誰能扛,能扛過去就能活,扛不過去就得關門。”
期待:政府降低對原石進口的關稅
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梁晃林稱,2011年5月份以來,中國海關開始嚴查緬甸翡翠原料關稅,所有翡翠原料入關,需按規定繳納中國海關33.9%關稅,令商家成本大大上升,也導致不少商人鋌而走險進行走私。但同期,翡翠市場銷售也進入了萎縮,平洲珠寶玉器協會原本有4萬多會員,目前僅剩下21000多名,這意味著有半數因虧損離開了這個行業,剩下的也只是在熬。
梁晃林并不認為減少公盤會推高翡翠價格,他認為,只有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才能讓翡翠保值,如果“供過于求”翡翠市場早就垮掉了。對于曾有傳聞稱緬甸政府今后將把原石出口改為成品出口,以優惠措施招攬廣東玉商到該地投資,對廣東雕工師傅給予免簽待遇等,目前雖未得到緬甸官方證實,但一旦成為現實,國內又對翡翠原石進口征收33.9%的奢飾品關稅,這對廣東三大翡翠原石集散及加工地都會造成很強烈的沖擊,為此,他期盼政府能降低關稅。
[對話]
后置征收翡翠原石進口關稅
南都:你期望政府對翡翠原石進口降低關稅,具體建議是?
梁晃林:我曾在兩年前交過一個政協提案,里面提過應大幅下調緬甸翡翠原石的進口綜合關稅至原來的1/5,即6.8%。同時將緬甸翡翠原石進口綜合關稅改為在成品的零售環節嚴格監管,后置征收;另外大幅提高緬甸翡翠成品和首飾進口中國大陸的稅率至總值的1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