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徐世平家時,正巧遇上裝裱師父為其裱畫,宣紙鋪陳開來,洋洋灑灑占滿整個大廳,群山丘壑映入眼簾。徐世平說自己個性上獨愛北宋的山水,有意識學習一些宋元名家的筆墨和近代畫家吳湖帆的設色。
出生于書畫之家的徐世平,祖籍溫州。祖上為中醫世家,父輩開始改學書畫。其父乃是上海知名書法家徐伯清,就讀于名噪一時的上海美專,母親為美術老師,也畢業于上海美專。自七歲起,徐世平就跟隨父親學習小楷、漢隸,二十歲出頭,由應野平手把手教授其山水畫。
徐伯清從小便告訴兒子應該學習中國畫,“學中國畫是事半功倍,學西畫是事倍功半。他認為我學中國畫比較有條件,因為家里和博物館里都有古畫收藏,臨摹古畫可以為師。學西畫,中國博物館沒有西方名畫收藏,看不了原作,光憑自己瞎畫一氣,成不了一流的畫家。”
父親與當時的海上書畫名家過從甚密,像張大千、謝稚柳、吳湖帆、程十發、劉海粟等,有的是徐伯清的師長輩,有的是同輩。徐伯清真正拜過師的是書畫鑒定大家謝稚柳。而徐世平作為家中的獨子,從小就跟隨父親身邊穿梭于這些名家之中,耳濡目染,看他們如何揮毫潑墨、品評畫作。
說起收藏,在徐世平的記憶里,父親從1950年代就開始買入一些字畫,他的收藏興趣與謝稚柳、吳湖帆兩位大家的熏陶密不可分。早年學書之時,徐伯清便受到教誨“學字畫當學‘根’,一定要追根溯源,找到最初的老師”。他在兩位大家的寓所見識過很多真跡名作,一旦自己手頭寬裕,便統統用來買字畫。這時的徐世平才十幾歲,也跟在父親屁股后頭逛書畫攤,父親把自己的工錢用完了,還要時不時跟兒子借錢買畫,徐世平把自己的錢貢獻出來后,通常連女朋友那份工錢也一并搭上。
謝稚柳是書畫鑒定名家,每當徐伯清有重要作品入藏時,總要向謝老討教,每到那時候,徐世平就要帶上父親吃不準的字畫,踩上腳踏車,一溜煙趕到謝老家,待謝老得出定論之后,他又飛快地奔回家,將謝老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父親。
幾十年下來,徐伯清家中頗有一些歷代名家的作品,如唐伯虎的《南極星圖》、文征明的《綠蔭茅屋圖》、惲南田的《牡丹竹石圖》、董其昌的書法、陳老蓮的冊頁、鄭板橋的《蘭竹圖》等。張大千、吳湖帆、謝稚柳等現當代大師的作品亦不在少數,尤其是吳湖帆親贈的書畫作品頗多。此外,還有一些劉海粟、程十發、陸抑非等當代名家畫作。
在與謝老的長期接觸中,徐世平對收藏也多了一些心得。1983年,31歲的徐世平只身前往美國,去拜見海外收藏大師王己千。王己千是吳湖帆的入室弟子,而徐伯清與吳湖帆又交情頗深,憑借這層關系,徐世平得以跟隨王己千左右,直到2003年王己千過世。
王己千的藏品之豐、之精,讓徐世平嘆為觀止,“他的藏品不僅涵蓋了明、清的珍品,而且集中了宋元的一些名跡,比如宋郭熙的《秋山行旅圖》、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圖》。”徐世平得到王己千的允許,可以臨摹他家中收藏的任何一幅古字畫,而這樣一種看似很笨的方法,卻讓徐世平變得“心明眼亮”起來,“通過臨摹,我忽然懂古畫了,吃得準字畫的真偽了。而在長時間的臨摹之前,我通常只是有一個感覺,覺得某幅畫像是真的,或者像是假的,但都吃不準。”徐世平說。
“書畫與收藏互為因果。自己寫字、畫畫用的功夫越深,對于古人筆墨的判斷就會來的更明白。趙孟頫、董其昌、張大千、吳湖帆、謝稚柳等,他們既是收藏鑒賞家,又是最好的書畫家,他們的鑒賞能力除了熟讀一些著錄的書、歷史書外,就源于對中國繪畫筆墨的了解,正因為他們有這樣豐富的實踐檢驗,所以有很快的判斷。”
徐世平繼承了父親徐伯清的大部分書畫收藏,而他又常年穿梭于紐約、上海兩地,30多年來不間斷地購入一些書畫佳作,他說如果真要把這些書畫作品全部陳列出來,將一家中小型規模的美術館掛得琳瑯滿目是不在話下的。
徐世平覺得讓他銘記一生,并且可能一生都跟一幅古畫綁定在一起的是他在紐約古董市場遇到《海繪圖》的收藏經歷。1995年,他在曼哈頓古董市場,看到一軸用白描手法創作的四十五位神仙人物手卷,卷終巖石處有八個端正的小楷“龍眠居士李公麟制”,后有民國時故宮博物院書畫顧問陶北溟1935年所寫“龍眠真跡”題跋。
徐世平一見到這幅畫,首先想到明代以白描人物見長的丁云鵬,史稱其白描酷似李公麟,可是再三觀察又覺得超越了丁云鵬的水平。他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決定購買此畫。幾天后,他請王己千看此畫,王邊看邊拍案稱贊:“好筆墨!”并表示:每個人物的形象不同,人物畫得極好,與背景的關系也很好。這是近年來紐約古董市場所見最好的一幅古畫了。
第二天一早,王己千特意來電叮囑徐世平:“千萬別把落款刮了。”并說此畫看來有點像唐伯虎的筆法;第三天老先生又來電了,說這畫起碼出自仇英、唐伯虎這樣的畫家,叮囑徐世平搜集所有的白描人物作品進行比較……從1995年到2002年,王己千花了8年時間反復研究此畫,先后四次題字及蓋鑒賞章。
而這十多年來,徐世平也為了《海繪圖》和超過十個以上的大名家、鑒賞家討論過,包括啟功、劉久庵、石守謙、單國霖、單國強等。
徐世平說,能收到那些有古代著錄、傳承有序的古畫這當然很好,但是不能說沒有古代著錄的古畫就是假畫。收藏最大的樂趣往往在于你憑借自己的眼力和學識發現那些沒有古代著錄的古畫,但卻通過努力讓大家一點點認識。
徐世平
祖籍溫州,出身書畫之家。31歲赴美,跟隨海外收藏大師王己千(季遷)20載。除繼承父親徐伯清的大部分書畫收藏外,又不斷地購入一些書畫佳作,至今藏品近百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