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忠《百鳥朝鳳》

吳灶發《羽翼生風》

宋世義《奔月》

黃楊洪《龜鶴延年》
宋世義擅長制作俏麗多彩的瑪瑙和珍奇多姿的珊瑚。他雕刻技法全面,手法多變,作品題材廣泛,從巨制到小件,從浮雕到圓雕,從風景到人物,從傳統到現代,無不涉足。格調高雅、構思嚴謹、章法合理、工藝細膩,更是他的藝術風格和追求。作為雕刻者,他堅持一件優秀的玉雕,必須要傳達出創作者的藝術修養和思想感情。
該作以傳說故事的經典人物嫦娥為題,將女性婀娜多姿的身姿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隨風飄動的衣袖更給嫦娥增添了幾分仙氣,猶如嫦娥正在月宮翩翩起舞。整件作品造型優美,人物表情傳神,衣飾華麗,在技藝上實現了“以小見大”的創造手法。
吳灶發推崇“唯美畫派”,一直認為藝術要隨著人們對美的認識發生變化而變化,創作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更美更好的藝術作品。也就是用畫面,展示優美、和諧、平靜,引發人們的情感,這種優美感使人愉快輕松,無拘無礙,心理狀態帶到平衡,即“順情合理,悠然自得,輕松柔和的感受”。所以他的玉雕作品很注重畫面唯美性,巧妙利用玉石的天然皮色表現出自己對花鳥的理解,也把對大自然的生機和靈趣的感悟用玉雕表現出來。此件作品,將和田玉天然黑皮雕琢成張開雙翅停立于樹枝上的雄鷹。雄鷹翅膀上的肌肉更充滿了張力,顯示了雄鷹翱翔天空的霸氣。
王金忠創作玉雕注重玉石處理的完整性,注重通過工藝表現出作品的意境,注重賦予作品深遠的寓意。他利用玉石天然皮色增加作品畫面豐富性,做到了線條簡潔流暢,緊密關系處理恰當。也就是運用簡潔精確的雕刻工藝,大膽的剔除玉料上原有的臟、劣、漿,巧妙應用色彩豐富的天然皮色作俏色,展現玉石素、雅、巧、凈的本質美和靜態美。
該作選取和田籽料創作,運用寫實的表現手法將紅皮部分雕琢成百鳥。畫面簡潔明朗,簡單地線條活靈活現的表現出百鳥展翅飛翔之態,精細的雕工更將百鳥身上的羽毛雕琢得根根分明,使作品充滿喜慶、吉祥的寓意。
作品《龜鶴延年》形狀飽滿,撒金皮精美漂亮,玉質極為細膩。這個龜鶴延年掛件隨形精雕,生動傳神。作者將皮色均勻和諧地散布于長壽龜殼之上,使皮色下的白玉更顯嫩白透亮。同時,隨形雕琢烏龜與仙鶴,烏龜殼以弧面展示,不僅使得把玩的手感較好,而且更好地將玉質之潤美表現了出來,可見獨具匠心。
在我國民間傳說之中,仙鶴意喻長青,烏龜代表長壽,龜鶴一意為延年長青不老;二意以鶴為雌,龜為雄,有愛情如同仙鶴立龜般長青不老之意。作者選取該吉祥題材將美好的祝福集中展現給觀眾,讓人倍感幸福與喜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