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價格:★☆☆☆☆
市場潛力:★★☆☆☆
裝 飾 性:★★★☆☆
收藏熱度:★★☆☆☆
文化價值:★★☆☆☆

焦墨山水
初中海,又名一道,齋號弘堂,1956年生于山東。曾任秦皇島市文聯副主席,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一道北京畫館”(初中海藝術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初中海工作室、山水、書法創作研究課題班導師,黃賓虹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國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河北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

初中海
自然流暢、樸厚沉雄的藝術風格
初中海先生是具有真性情的藝術家,一方面很有個性,另一方面不管干什么都有一種執著精神。他的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個性鮮明,瀟灑自如,有筆有力而不失落落大方。
在他筆下,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不激不厲、月白風輕的境界,很少有浮華巧媚。
云山飄渺覓畫緣——初中海書畫藝術內涵
初中海的畫面中有許多自己的東西,譬如普洱古樹的獨有風姿,亦云亦山的遠景非墨染而實寫,筆墨功夫深厚,那云山飄渺的畫面上,金鉤鐵線,或皴或點,或短橫線連接,書意盎然。從他的許多山水畫面可以看出,他觀察山的時候,大都是站在山頂上,或俯視近山,或瞭望遠山。他曾經說過,站在山上看山,視野開闊,而且山小了,人大了。這樣一來,就不僅是一個作畫視角的問題了,而是思想的角度,或者說是思想上的高度。如今,通往畫壇的路上擁擠不堪,而真正覓得畫緣者能有幾人?
以復古為革新—初中海的水墨山水
初中海對“古”的尊崇和探尋則是全面而深刻的。他既癡心于“筆簡形具、獨抒性靈”的南宗山水,又偏愛北宗山水“寫山真骨”的謹嚴法度;既崇敬“壁立沖霄第一峰”黃公望的“縱身大化,無物無我”,又迷戀于黃賓虹那自由縱放又規短森嚴、千變萬化,且以一貫之的筆墨。在一次次與古人形神交融的心性體悟中,尋訪中國山水畫技與道的統一。
幽幽太行剛勁雄強而又渾厚蒼莽的萬千氣象在初中海水墨山水畫中呈現出多樣的品格。他的畫構圖飽滿、墨色瑩潤,長短不一的墨點層層積染,揮寫出一派巍峨屹立、剛健雄強的北方山水;不寫高山的繁密雄強,而將注意力專注于體悟掩映在巨石峰巒下的濕潤與空靈,撲面而來的則是一種清閑靈動的沖淡氣象,引人入勝。
朗潤華滋的山水精神——賞初中海的山水畫有感
有評論家說,看到初中海的山水畫,就立刻感受像是發現了一片綠洲,其筆下流溢出來的那種陽剛、充實之氣真有為當代中國畫壇開創出一片新天地的浩然之勢。他的作品不僅有情有味、神采飛揚,而且朗潤華滋、豁爽透氣,整個畫面豪無迫塞、艱澀之感。故欣賞者每每觀其畫,總能在瞬間就感覺到神清氣爽、豁然開朗。其作品畫面自然、平實,布局縝密、細膩,結構剪裁得當,筆墨運用在單純中求豐富、在變化中求氣韻,一切都力避了浮躁、油滑、輕巧與淺薄。

黃山紀游
初中海--黃賓虹藝術的隔代知音
從畫面上看,初中海的山水畫是以黃賓虹的筆墨范式作為其師法對象的,在當今的時空條件下,選擇黃賓虹作為其師法對象,是一種風險極大,成功概率極低的高難度追求。而初中海卻不畏其難,焚膏繼晷,孜孜以求,其專注于藝術的定力和超然物外的心態,令人肅然起敬。
所以可以這么說,初中海是黃賓虹藝術的隔代知音。不僅僅在于他的焦墨山水直接發軔于黃賓虹晚年的焦墨繪畫,由黃賓虹這個歷史“坐標”逆流而上追溯中國繪畫的千年傳統,傳承而有創新,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自成一家;更在于他孜孜不倦,對黃賓虹藝術的探討與研究,其獨特的研究視角,使人耳目一新;其如淵的探討深度,令識者特有會心,在當今美術界獨具慧眼,真知灼見。

山水
初中海探索文人的精神
初中海的畫作,打破了各種皴法的界限,通過線條長短、剛柔、強弱、虛實、輕重、大小的綜合運用,以及筆法上提、按、頓、挫、中鋒、側鋒等諸多不同表現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院長盧禹舜認為,通過初中海先生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初中海先生對于傳統文化深深的熱愛。初中海先生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畫家,他以自然為師,并使自然成為胸中丘壑,以他特有的焦墨形式進行表現,給人以非常完美的視覺享受。
他的作品章法縝密、崇岡疊起、叢樹掩映,一派淡怡、雅致之景。以傳統的布局樣式為基礎,依然選擇“三遠法”的空間處理,以筆筆生發的線條結構入畫,其筆端洋溢著的激情和氣勢,使山水之間自然流動著一股股生動的氣韻,使得畫面整體而和諧,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技法上,其作品中有著畫家在厚實的生活基礎和寫生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濃縮的獨具個人特色的筆墨技法,表現了一種少有的、難得的質樸。其筆墨絕無矯飾、輕浮之處,虛淡之間靈性涌現,濃重之處盡顯魂魄,傳達給欣賞者的不只是筆墨之美,更有一種筆墨的瀟灑之勢和自在氣息。
這個時代需要有創造力的藝術家。藝術創造永遠是個人的事情,它需要畫家具備獨特的個人情懷、深厚的學術素養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初中海先生是當代山水畫家中頗具藝術才情和創造力的畫家之一。他秉承自己對于中國山水畫藝術創作的獨特認識,從傳統經典中一路走來,兼收并蓄,揚長避短,開拓創新,筆耕不輟,一定會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傳統經典樣式和現代繪畫精神意趣的山水畫作品,這些作品既屬于他自己,也屬于這個時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