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先生是山水、人物及花鳥三科均擅,工筆、寫意與潑墨兼長的畫家。徐悲鴻先生評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是對這位天才藝術家的敏銳預見。
上世紀四十年代,張大千帶領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近三年的時間,精心臨摹了大量的壁畫,這些臨摹作品造型上主要吸取盛唐仕女的雍容華貴、嬌媚高傲及健康秀美,色彩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并參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而上世紀三十年代,張大千主要是向唐寅、吳偉等人學習,這個時期的人物畫造型溫婉嫻靜、清雅小巧、風格靈秀,衣紋是以淡墨勾勒,用筆輕快簡潔。此幅《仙女獻壽》正是大千先生早期的作品,其用筆用墨秀潤靈活,體態輕盈婀娜。發髻的鉤皴細致,頗有質感,衣紋的行筆也自由流暢。這明顯受到唐寅筆法的影響,筆調較為輕快,與從敦煌歸來后豐腴飽滿,雍容華貴的仕女形象相比,此幅作品人物面貌清新秀麗、弱質芊芊、媚而不俗,另有一番味道。
《仙女獻壽》取自西王母在瑤池中開蟠桃盛會,仙女乘浮槎渡海為王母祝壽的典故,是一幅寓意吉祥長壽題材的作品。從題材上講,中國畫常以蔬果花草之諧音或歷史文學典故的意涵,來象征美滿、吉祥的意義。例如畫雞取意吉祥、畫并枝梅花意為夫妻和美……張大千亦好此道,常有極佳之精品,本幅便為佳例。此幅《仙女獻壽》曾被莫德惠收藏。莫德惠(1883-1968)字柳沈,黑龍江雙城人。曾任東北大學校長、奉天省省長、國民政府“憲政督導委員會”會長。去臺后任“考試院”院長12年,晚年任“總統府”資政。(高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