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和田玉財神掛件(正面)

新疆和田玉財神掛件(背面)
近日,青海省拍賣行舉辦了該省首場昆侖玉專場拍賣會,總成交額僅66.4萬元。昆侖玉即產自青海的軟玉(又稱“青海料”),自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之后,價格一路暴漲,拍賣行表示,此次拍賣遇冷與當地居民收入偏低、無法承受青海玉高價有關。不過,專家則普遍認為,在珠寶市場處于調整期的大環境下,難與新疆和田玉媲美的昆侖玉遭遇大冷實屬必然。
昆侖玉 遠不如和田玉
在2013中國青海國際昆侖玉博覽會上,青海省拍賣行舉辦了該省首場昆侖玉專場拍賣會,拍賣會上,一副金玉滿團圓手鐲以18.8萬元的起拍價成交,成為成交價最高的拍品;起拍價為1.3萬元的昆侖玉十二生肖印章以1.9萬元成交;而起拍價最高的拍品昆侖玉原料,最終因無人問津流拍。36件拍品,近20件無人問津,成交8件,成交率僅為22%,總成交額只有66.4萬元。
昆侖玉,實質上即青海的軟玉,主要產地在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約300余公里,與且末、若羌等地產出的和田玉在地質構造背景上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摩氏硬度略低于翡翠,玉質細膩,透明度較高,顏色上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瑕、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2008年,青海玉被確定為北京奧運獎牌用玉,捐贈儀式上高調使用了“青海昆侖玉”的稱謂,所以沿用至今,不過,不少珠寶玉石專家十分反對這一叫法。
從材料來看,昆侖玉開礦的歷史遠遠晚于新疆和田玉,廣東省博物館自然部副主任吳沫告訴記者,昆侖玉大規模地開采始于近十幾年,其歷史文化底蘊很難和新疆和田玉相比;而從質地來說,吳沫認為雖然昆侖玉的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征與新疆和田玉相似,但大部分沒有那么油潤,看起來有些偏干,透明度也較新疆和田玉高,有不同的“水線”,肉眼即可區分;同樣大小的昆侖玉比新疆和田玉密度小,掂在手里偏輕,而且很大部分昆侖玉顏色泛灰,本身的美感很難與新疆和田玉媲美。此外,懂行的藏家一般追求上佳的子料,而昆侖玉基本是大塊山料。
拍賣遇冷緣于估價超過期望值
自北京奧運會之后,昆侖玉價格一路暴漲,以前較次的昆侖玉一千克只要幾十元,好一點的則幾百上千元;而自從確定北京奧運會獎牌全部使用昆侖玉后,短時間內,昆侖玉的市場身價便從每千克3000元上躥至7000元,近期更升至每千克1萬多元,優質昆侖玉甚至每千克超過兩萬元。
此次拍賣遇冷,青海省拍賣行認為主要原因是北京奧運會的昆侖玉金鑲玉獎牌亮相后,昆侖玉的價格開始上升,與當地居民收入相比,一般人接受不了。不過,不少專家卻認為,昆侖玉拍賣遇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山大學寶玉石研究鑒定(評估)中心主任丘志力分析,此次昆侖玉拍賣遇冷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2011年年底開始,中國的珠寶玉石市場就處在一個調整期。雖然像青金石、琥珀等個別品種仍有所上漲,但市場正處在一個理性調整的階段是業界的主流認識。所以對拍賣而言,寶玉石這塊很難出現一些大的驚喜,這次昆侖玉的拍賣遇冷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可以預計的必然結果,“其實不僅僅是昆侖玉,以后可能還有一些別的品種會遭遇價格的逐漸回歸,有些藏家看到某類寶玉石價格暴漲就認為會一路漲下去,其實市場是有周期性的,有升有跌很正常。”
其次,昆侖玉拍賣遇冷涉及到和田玉投資的問題,“不少商家看到和田玉近幾年漲勢很快,認為很有投資價值,這個大的看法不錯。”丘志力告訴記者,昆侖玉的產量并不算小,“雖然我沒有今年的確切數據,從往年的統計來看,昆侖玉的產量一年也有一千到兩千噸左右,據說市場上還有一定的囤積數量,而且現在昆侖玉在原來老礦的基礎上有新礦發現,總體來說它比新疆和田的軟玉產量要大。所以昆侖玉遇冷和大家逐漸認識到其產量的問題有一定關系。”
第三,跟昆侖玉本身的特質有關,丘志力認為和田玉的投資必須是品質較高、較獨特的種類。昆侖玉自從2008年作為金鑲玉的材料之后,時間已較長,用其做出來的東西和新疆玉龍喀什河(白玉河)、喀拉喀什河(墨玉河)的子料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藏家也開始漸漸有了理性的判斷和衡量。
此外,吳沫還談到,拍賣會上遇冷跟拍賣行的估價偏高也有關系,估價超過了競拍者的期望值,那遇冷也是必然的。“其實市面上的昆侖玉也擁有一定的市場和收藏人群,它本身的美感特質能不能打動藏家,是很關鍵的因素,比如上好的俄料,也還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與新疆和田玉相比,我覺得昆侖玉似乎有些不太正統的感覺。”
“和田玉”鑒定
不具有產地意義
因為昆侖玉和新疆和田玉處于一個大的構造帶上,其結構在某種程度上相近。因此,市場上有不少商家將昆侖玉冒充新疆和田玉高價出售,混淆藏家判斷,牟取暴利。
丘志力認為,這種現象的存在很大原因是目前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因為按照國家標準來說,不同軟玉的產地來源特征并沒有完全確定,所以市場上商家把不同產地的玉當作和田玉來銷售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國家標準規定“和田玉”三個字沒有產地意義,寫著“和田玉”三個字并不能代表它就是來自于新疆和田的透閃石玉。
吳沫也說,“現在出具的鑒定證書一般都只寫和田玉,而現在和田玉并不是作為一個產地的名稱來定義,它只是一個礦名。鑒定機構只是憑借其礦物成分做出鑒定,包括韓料的軟玉也會寫‘和田玉’。”而有些商家正是利用了這點誤導消費者,一些不懂行的人以為寫著“和田玉”三個字的就必然是新疆和田玉,但其實有的就是昆侖玉、韓料等。甚至有商家直接將昆侖玉貼上新疆和田玉的標簽出售,這就需要藏家謹慎辨識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