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掩翠圖345×135cm李春海作

江上清秋68×68cm李春海作

賈德江
李春海,1940年生,北京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中國林業文聯副主席,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196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畫科,有幸得到宗其香、何海霞、李可染諸位老師的親授,由此延續到畢業后幾十年的師生情懷,授業解惑受益終生。先后五次參加海內外美術作品展覽及理論研討會。并于1997年在日本神戶、2003年在中國深圳舉辦個人畫展。多幅作品為中央有關部門和我駐外使館收藏。出版專集5種,VCD教學光盤2套14盤。
李春海教授以他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踐行著恩師創新求變的思想,立足于寫生,最重現筆墨,以“源于可染又異于可染”的近乎全新的審美方式表現了現代人對于山水自然的觀照與熱愛,其意境錘煉之新,畫面經營之苦,筆墨表現之純,都讓我們看到這位藝術家藏著熱血的溫和以及他大化無疆的創造。
實際上,歷代有創造性的山水大家的承與變,無不得益于師法造化,得益于江山之助,李春海也在走進自然的“寫生”中嘗到了甜頭。他像師輩一樣地擁抱生活,像師輩一樣地寫生創作,畫家實境的感受使他不再著意于繼承以宋人山水畫為代表的寫實傳統,而是去開拓以元畫為萌芽的古典寫意傳統發揚其內美而強化其視覺沖擊力。如果說,李可染的山水強調一個“狠”字,在“黑”上下工夫以黑襯托白,襯托亮用黑統一畫面,用黑創造意境,那么李春海的山水則是以水墨為骨,參以色彩渲染空靈清秀,疏朗潤澤以明艷動人。在筆墨上,李春海力求語言簡約,力避繁細單純中求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畫家李春海的筆墨寫意山水雖與其師的水墨寫實山水判然有別,但仍有本質上的一脈相承。近年來,畫家李春海的畫風開始替變,隨著認識的深化和境遇的改變,雖年逾古稀,但遠途外出寫生并未減少,創作熱情也并未消減。畫家將具體實境上升為一種大的意象,一種大境界濃縮成一個意境。對此,正像李可染所言,可稱為“采一煉十”和“意境錘煉”之法。已達到(石濤所言)“運墨如已成,操筆如無為”的境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