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春濤,荷塘2013No.044

陸春濤,荷塘2013No.045
陸春濤的水墨畫融合了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精神和西方現代繪畫美學觀念,將色彩與畫面構成作為水墨繪畫的主旨,是西方繪畫的色彩觀和中國水墨精神相融合的產物。這種中西融合的水墨特征,讓他的既有中國傳統水墨的革新性又有現當代繪畫的“國際性”。
近日,“墨之韻——陸春濤水墨藝術展”在意大利卡薩雷斯博物館成功舉辦。這對于提高中國當代藝術“新種類”的影響力、中國當代水墨“走出去”與國際對話,都具有重要意義。
當代水墨的厚積薄發
陸春濤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已在藝術圈嶄露頭角,盡管在之后十年左右的時間里,他一度淡出藝術界,但在1990年代末復出之后,他就以眾多海內外展覽開始了新的藝術征程。
在當代水墨畫家里,陸春濤是海外展覽較多的一位。這讓他的作品很早就進入海外藏家的視野,特別是在海外華人收藏圈中有著較高的聲譽。在2005年以后,由于海外市場對他藝術的認可和良好的運作環境,他的作品在海外的成交價格與一些現當代中國畫大師相當。
近兩年,隨著創作量的增大和題材的創新,以及展覽的不斷推廣,也讓他的市場進一步擴大。而中國當代水墨市場大環境的火熱情況,在藝術家本人看來,除去一些資金的炒作因素,對于當代水墨市場的主流價值來說,也是一次厚積薄發的機遇。
當代水墨的“國際性”
陸春濤的水墨畫融合了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精神和西方現代繪畫美學觀念,將色彩與畫面構成作為水墨繪畫的主旨,是西方繪畫的色彩觀和中國水墨精神相融合的產物。這種中西融合的水墨特征,讓他的作品既有中國傳統水墨的革新性又有現當代繪畫的“國際性”。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語言的溝通,藝術同樣如此。20世紀是東西方繪畫語言激烈沖撞的時代,林風眠、張大千、徐悲鴻等一代大師,吸取了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精華,革新水墨程式的傳統,為中國繪畫發展開辟了一條廣闊的出路。陸春濤正是沿著這條路徑不斷前行的畫家之一。
陸春濤的水墨作品,借鑒了西方抽象繪畫美學,將色彩和筆觸作為構成畫面主體因素,在筆墨的文化傳承與當代圖像的變化之間構筑了理解的橋梁。這也使他的繪畫獲得了溝通中西藝術的“國際語言”。
意大利策展人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曾如此評價他的作品:“陸春濤作為中國水墨藝術家,他的作品展現的是水墨藝術的東方美學意境和融合西方、當代開拓式的創新。”同時他認為,“(他)為當代藝術多元并舉的局面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研究范本”。
東西方美學與視覺審美的融會貫通是陸春濤繪畫的一大特點。在他近些年的創作里,他大膽地借用了西方抽象表現主義,消解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程式,通過水、墨、色的調配與融合,創造出更具當代審美特征的畫面空間。在他的繪畫里,傳統繪畫中的“虛實相生”,被更具空間層次的墨色經營所填滿;“墨分五彩”,則讓位于色彩與筆觸的豐富寫意;“氣韻生動”的含蓄意境,則變化為當代人復雜情感的直接表達。
以陸春濤為代表的一代當代水墨畫家,正在把當代水墨畫作為中國文化的新形象,呈現于國際文化舞臺,成為文化交流與對話的良好媒介。
當代水墨的“海派力量”
如今,中國當代水墨是以“60后”水墨畫家為主力軍。陸春濤作為其中的一員,近些年來一直活躍于國內外水墨畫壇,他對水墨藝術的創新與發掘,也使他成為這一代水墨畫家的中堅之一。
作為196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藝術家,陸春濤的水墨創新之路,處于新潮美術運動風起云涌的1980年代,此時的“海派藝術”也正處于百年變革之中。
陸春濤的水墨藝術,是在繼承海派水墨的生活化寫意精神的基礎上,在中國古典繪畫的詩畫意境中融入當代人的激越情感,或是以斑斕的色彩突破文人傳統的淡雅安然,以豐富的水墨層次強調材料質感,再或以墨色筆觸構成畫面的整體效果。所有這些,都是畫家在吸收了西方近現代繪畫美學精髓之后的一種流變。“中國式”、“當代性”、“國際化”這些看似籠統的標簽式詞語在用于形容他的繪畫語言的時候,都能找到具體的特征。
在陸春濤看來,“海派繪畫”在當代,并無統一鮮明的特征,而是真正的“海納百川”。但“海派畫家”由于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往往更加具有陰柔唯美的氣質,與北方繪畫比較注重宏大主題不同,他們的藝術更關注生活與自我。
作為新一代“海派畫家”,陸春濤的水墨畫更加注重畫面效果,他的水墨畫具有畫面的整體感。他的創作過程與傳統的“意在筆先”不同,水墨圖像的形成,往往是畫家更加注重繪畫過程體驗的結果。
他的水墨畫面的構圖與形成并非在用筆之前就已“成竹在胸”,而是在過程中逐漸形成。這既符合中國傳統的“寫意”精神,又符合近現代藝術中的體驗美學。這種美學層面上的“中西古今”的融合,充分體現在陸春濤的水墨畫面之中。
批評家管郁達在其名為《陸春濤的水墨之變》的文章中如此評價:“在陸春濤看來,水墨的魅力不僅來自畫面所傳達的意境和品格之美,更讓他迷戀的是與筆墨交流時所留下的‘手語’痕跡,而這‘痕跡’正是藝術家情景交融后的心靈寫照。”
《荷塘》系列作品賞析
《荷塘》系列是陸春濤的一批新近的題材創作。“荷塘蓮花”這一中國經典文化符號,在陸春濤的筆下,被詮釋得更具有情感復雜多變的現代氣質。在藝術家看來,荷塘既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雅興所在,又承載了詩畫意境的文人情懷。
陸春濤的荷塘,有著江南氤氳的氣息。煙雨之中,水中搖曳的荷花、荷葉,有著自己的品格與心情。畫家在這里成為丹青詩人,將自己性情注入于荷花之中。這微風細雨中的水中仙子,成了畫家最好的靈魂寄托。
絲雨中荷塘所呈現的朦朧優雅的氣質,正適合用水墨的層層暈染來表現。無論是盛開還是枯敗,荷總是保持了一絲圣潔和桀驁。在墨色層疊之中,荷的生機隱約畢現。畫家用突破傳統的大膽用色、用筆和構圖,恰當地呈現了“雨荷”的特質,讓水墨暈染下的詩情畫意有了當代精神。
正如畫家自己所說:“雨荷只能用水墨來表現。筆尖劃過宣紙,淺淺暈開的色彩仿佛是池水乍起微瀾,宣紙吃飽了墨,變得愈加柔軟深沉,仿佛真能力透紙背似的。濃淡深淺、層次分明,筆觸的每一次變化都加深了畫面的張力,同時,也讓荷的個性愈加鮮明起來。藝術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差別只在契合與否而已。至于雨荷,最完美的表現方式大概便是水墨一路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