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尊城屬于北國,白雪茫茫天地一色的北國。因為那是生他養育他的地方。塞北荒原、山鄉雪野,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
天山紅 68cm×68cm 2012年

極地巔峰138 cm×68 cm 2009年
周尊城屬于冰雪,是興安嶺的冰霜、長白山的瑞雪鑄造了這個剛強執著的北方漢子,他愛雪、畫雪、戀雪、醉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是冰雪凈化了他的靈魂,使他的藝術之花更加透徹清純,冰雪使他從雪鄉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周尊城屬于現代,他卻置身于傳統藝術默默耕耘,他是冰雪藝術的主將和首領,他卻淡泊名利苦于探索。他是一個成熟的冰雪畫家,他卻沒有停步和滿足。在全方位多層次的探索中,他舉一反三,大徹大悟,獨辟蹊徑地創造了礬水畫藝術,他不僅用礬水畫景,而又在花鳥、人物、動物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獲得了成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用十幾載艱辛的藝術實踐給“白色體系”這支隊伍注入了生機,給古老的中國畫藝術增添了新的光彩。
周尊城選擇了時代,創造了時代,同時也接受了時代的選擇。
周尊城是于志學的入室弟子,每當談及這個話題,他總是對他的恩師充滿感激之情,他說,是于老師手把手把他教大,教他為藝,教他為人,帶他超越。
1980年,周尊城師承于志學并開始了冰雪山水畫的學習與創作, 1988年開始用礬水表現人物、花鳥、動物等。他在實踐中探索出“疊壓法” 、“勾礬填色法” 、“礬骨拓印法” 、“壓印對折法”等新的礬水畫表現技法,并于1992年撰寫了《礬水畫論》 。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周尊城生長在有“大森林之口”美稱的黑龍江林口縣,是家鄉的白山黑水養育了這個淳樸的農民兒子,是故鄉那片神奇而多情的黑土地伴他度過了如花似夢的童年。
1963年秋季的一個下午,我家鄉的一位畫友黃宗宇把尊城介紹給我,讓我指導一下他寫字、畫畫。尊城那時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生得白凈斯文,一身書生氣,加上他勤奮好學,很受大家喜愛。從那以后縣里的各種美術活動,如辦展覽、搞宣傳等,我都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無論寫字畫畫他都興趣極濃,頑強執著、不恥下問是他從小養成的良好作風。當時縣里的美術界人士無論是畫油畫的尹得金、從事工藝的趙連伯、張漢清、畫國畫的魏風才、畫水粉的廉守慶等他都一一拜到。尊城從小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氛圍中,他感到幸運和滿足,能從師長們身上接觸到各類藝術。他從小就顯出令人刮目的藝術才能,特別是對形式感的敏銳,他常常能看到、捕捉到本質的地方。
有一段時間,我曾和尊城住在一起,他每天起得很早。當我起床時,他早已在林口的大壩上跑完步,并在大河里洗完冷水浴,然后,開始看書、寫日記、寫雜感。他喜歡讀書,尤其是一些名人傳記,不但認真研讀,還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其中對魯迅的書更是感悟倍至,他的文章、雜感先后在省報、 《光明日報》 、 《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
從農民、工人、電影院美工,到文化館館長、文化局副局長,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滄桑巨變,人生坎坷,無論工作環境、生活條件怎樣改變,而尊城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絲毫沒有改變。
1984年縣里送他到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進修。他白天在學院上課,晚上就住在于志學老師家學習冰雪山水畫。在那段難忘的日子,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情意,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這期間他同于志學共同創建了有一百多名會員的冰雪研究會,舉辦了黑龍江首屆冰雪畫展,又在廣州和哈爾濱舉辦了“嶺南水鄉、塞北雪海風情畫展” ,中央電視臺、 《人民日報》都進行了專題報道。
冬季來臨,他便帶領業余作者出沒在茫茫林海雪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林區。飛雪寒天、山野寂寥,唯有這位雪的癡情戀者,在苦苦尋找著、發現著雪國的神奇與奧妙。巍巍的鍋盔山有他的足跡,靜靜的烏斯渾河流下他的蹤影。在深山老林中他吃的是餅干,喝的是雪水,甚至有兩年的春節是在山區林場度過的。尊城曾任縣文化局副書記、副局長,白天他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晚上才有創作時間,有時晚上十點以前還要接待來訪求教者,他在自己不足十平方米的畫室里像農夫一樣辛勤勞作。他創作的作品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成捆、成卷的畫,把整個斗室裝的滿滿的。在作品質量上,他牢記先輩的教誨,寧可廢畫三千,決不讓一件劣作問世。
走進中原定居北京
1988年一次偶然機會,尊城應邀來到河南省鄭州市,博大深厚的中原文化深深吸引著他,淳樸善良、熱心好客的河南朋友帶他參觀名勝古跡。臨行前為了酬謝朋友,尊城畫了幾幅冰雪山水畫,想不到這幾幅畫引起朋友和書畫愛好者們的極大興趣,竟有人專程趕往北京向尊城索畫。從此他與河南的書畫愛好者及收藏家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每年他都要應邀到河南。自1991年起周尊城先后在鄭州、開封市舉辦4次個人畫展和礬水畫專題展,礬水畫藝術研討會等。
大中原、大黃河、大文化包容了這位來自雪國的畫家,他把這里作為展示自己藝術才華的舞臺,稱為他的第二故鄉。
1988年尊城入北京畫院研修班學習深造,之后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在北京期間他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曾先后得到大畫家黃胄、范曾、賈又福的親自指點,并得到了他們的親筆題字。1989年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在中國美術館為周尊城舉辦了個人畫展,北京畫院又為周尊城舉辦了畫展座談會。座談會上北京畫院副院長張步、王明明,畫家石齊、莊小雷、金連徑、彭培泉、張仁芝、楊瑞芬等都做了重要發言。
周尊城在北京畫院的指導老師王文芳在《北京晚報》上寫道:“周尊城給水墨賦予了新的生命,他注意把握畫面大的形式感,疏密有致,虛實相間,形成了一種節奏感、音樂感??上驳氖侵茏鸪菦]有辜負故土親人們的哺育,沒有辜負老師的培養,沒有滿足、沒有止步,正在努力創造一個新的藝術世界。 ”
半生磨礪風光無限
當今的中國畫創作與發展,伴隨著經濟日新月異的腳步進入了空前活躍發展新時期,在畫家、美術評論家中最熱門、最敏感、最折磨困擾畫家們的仍然是創新與個性問題,縱觀中國當代畫壇的大師們無不是大膽求索敢破敢立的變法求新者。
周尊成在礬水畫的研究與創作中以驚人的毅力付出了巨大艱辛,二十載寒來暑往,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辛勤耕耘。他的畫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感受,他的新作《冬韻》 ,表現了月光下樺樹旁的8位少女,猶如夢境中的潔白精靈,迸發出絢麗的光彩。他創作的礬水花鳥也是一重大突破,他筆下的丹頂鶴、白天鵝,把鳥的潔白羽毛表現得層層疊疊,質感極強。他最近創作的《金色荷塘》 、 《麗雪黃山圖》等,無論從表現空間、技術、色彩上都有重大的突破與創新。
1989年起他先后在北京、廣州、重慶、鄭州舉辦個人畫展。1993年先后在中國臺灣、美國洛杉磯、日本松江舉辦畫展和學術講座。他現任國家高級美術師、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才交流培訓中心特聘畫家,日本山陰水墨畫會特聘教授,中國冰雪畫研究會會長。
為了創建新的畫派,完善礬水畫這一嶄新的畫種,為了有更多新的精品問世,近些年來,周尊城排除一切干擾,集中精力,潛心創作。同時他又盯住了下一個更廣闊、更大的目標——大西北,幾年來他先后去過云南、四川、西藏、新疆、青海寫生采風,收集了大量素材以便投入全新的創作。
正是瓊瑤天地,清風起大野;琉璃世界,冰心凝雪魂。
愿周尊城的礬水畫藝術更加豐富、成熟、絢麗多彩。
周尊城 1950年出生于黑龍江林口縣,童年酷愛繪畫,曾深造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北京畫院研修班、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師承于志學、王文芳?,F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極地藝術研究會會長、冰雪畫會副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畫師、日本山陰水墨畫會特聘教授。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北京畫院、北京國際藝苑等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