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洪添
人物名片>>>
蔡洪添,1970年生,福建省仙游縣壩下明珠公司董事長、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常務副會長。
自1992年涉足工藝,蔡洪添已在工藝行業摸爬滾打20個年頭了。從20歲出頭的小伙子,到如今四十不惑的壯年,他見證了行業的崛起與繁榮,也目睹了仙作行業從家庭作坊、草根企業到產業集群的發展,自有一番獨特的觀察和見解。
紅酸枝暴漲,政策是導火線
近日,全球紅木家具市場因為一紙新規再度掀起波瀾——作為紅木家具主要用材的大紅酸枝等7種木材,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從今年 6月12日起,需要許可證方能從原產國出口進行國際貿易。這一紅木貿易 “限行令”的出臺,一方面表明上述樹種日益稀缺,另一方面也說明原產國對紅木樹種的出口管控越來越嚴厲。近年來紅木市場持續火爆,而隨著原產國將紅木出口之門越關越小,勢必將為市場再加一把火,讓價格本就在“節節高”的紅木因為資源的進一步減少,再次“漲聲”一片。
對此,蔡洪添分析認為,《公約》的實施是導火線,但實際上,按照行業的市場規律來看,此輪上漲也在正常曲線范圍之內。據其觀察,紅木行業在近年來呈現出一年高漲、三年蕭條的趨勢。如,2006年,紅木家具達到近十年來的高峰期,2007年上半年達到頂點,同年下半年開始下跌,2008年正式邁入蕭條通道,2009年緩慢過渡,2010年有所回暖,2011年又達到一個小高峰, 2011年末開始回落,整個2012年蕭條一片,到2013年受大政策刺激,終于在夏季又回到一個高峰期。
“三年一次小跳躍,符合市場規律。按正常曲線,今年也到了回升的時期,加上《公約》的實施,加快了回升的腳步,這一波的小高峰,在本是淡季的夏天提前到來了。”
而面對此輪行情的上漲,蔡洪添透露,仙游本地的廠家,早在淡季就蟄伏一些有準備的廠家, 眼下正在享受著漲價帶來的喜悅。而個別廠家因看不清形勢,被動地隨著市場走,好的行情到來時,匆匆備貨都來不及。“市場就像個陀螺,旋轉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在旋轉的過程中,有準備的會穩妥就勢收放自如 ,而那些不注重長期發展的粗制濫造的廠家,會在高速旋轉的過程中,被快速甩掉,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掉。”蔡洪添以此生動的例子,表達了對仙作產業的現狀分析和趨勢判斷。
從“行商”到“坐商”
2010 年以前,在“仙作”紅木產業發展之初,仙作區域品牌影響力不夠,企業在全國 的知名度也低,大大小小的廠家不得不擠破頭外出參展搶客戶。蔡洪添將那個時期稱為仙作的“行商”階段。他回憶道,無論是深圳的“文博會”、廣州的“廣交會”,還是中山、北京、上海、濟南等這樣的全國性大型展會,或是各地舉辦的紅木行業大小展會,只要有展會活動的地方,都能看到仙游紅木廠家的身影,家家戶戶都在拼命展銷、拿證書,以期為自家企業贏得多一分籌碼。
2010年以后,這種外出“行商”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變。廠家外出參展、拿獎的積極性低了,反而樂于坐在家里等客上門,喝茶聊天中順便把生意做了,成為不折不扣的“坐商”。蔡洪添說,這種“坐商”也并非單純的“等客上門”,而是經過多年的積累,仙作產業基地的區域品牌打響了,一些領軍企業也通過多年“行商”,積累了大量優質而穩定的客戶,采購商和終端消費者也都慕名而來。當下的仙作市場,完成了從“行商”到“坐商”的轉變。如今,在家“坐商”煉“內功”比外出打游擊的人更多,訂單亦供不應求。這種現象的轉變,也有力地證明了仙作品牌在業內的影響力和在全國消費者當中的認可度,通過了市場檢驗,得到了大大提升。
仙作的兩面:積極蟄伏與消極自律
發展至今,和其它行業一樣,仙作古典家具產業也出現了硬幣的兩面。這種分化,有積極的一面,亦有消極的一面。蔡洪添解讀說,積極的一面,體現在眼下的仙游,有不少蟄伏的企業,正在積蓄能量,潛心鉆研對設計的創新,對產品的把關,對工藝的探索,以及對原材料的選擇等。這些蟄伏的企業,胸懷大志,有資本、有人才、有技術、有思維,且多為年輕的80后執掌,將來一旦積蓄爆發,釋放出的能量不可估量。蔡洪添自稱,作為70后,已感受到一種“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緊迫感。
與此積極的一面相比,仙作仍然存在著部分粗制濫造的作坊。盡管政府、協會一直在積極推動和加強行業自律,呼吁廠家善待材料,不缺斤少兩,不以次充好。但越來越膨脹壯大的產業,已吸引了3600多家廠家進來吸金。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鳥都有,加之市場上的采購商和消費者需求也有高低,有人只認精品,有人只考慮性價比和低價格,自然導致了眾多渾水摸魚的作坊混雜其中。
“今天的仙作,產業的崛起與繁榮,已讓相當一部分仙游人民受益。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機遇,的確要好好珍惜。真心希望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在追逐美好生活的同時,都能夠多一分行業責任感,不為行業添亂,不給后輩丟臉。”蔡洪添說。
作為典型的70后,加上文人出身,蔡洪添身上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生氣,與80后、90后相比,也多出一分寧靜和淡定。他說,現在的仙作,甚至于整個中國社會,70后都是主力軍。在仙作產業,領軍企業的三福兄弟,品牌企業的 貢品軒、飛鴻、上品櫞,以及壩下明珠蔡氏兄弟,均是70后主力軍。“70后作為主力,更應加強行業使命感和責任感,為產業帶好頭。”蔡洪添呼吁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