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強對西域文化的藏品格外關(guān)注
唐代詩人元稹曾形容琉璃“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說琉璃晶瑩剔透、燦爛奪目。而45歲的首府收藏愛好者顧強收藏的唐代古法攪胎琉璃,卻與眾不同,與透明琉璃相比,它們更像是玉石。
機靈的鼠、堅韌的牛、強悍的虎……飛龍昂首暢游、犍牛肌肉強壯、駿馬優(yōu)美體形、長蛇盤纏姿態(tài),顧強鐘愛唐代古法攪胎琉璃物品,不僅收集到了十二生肖擺件,還收集到了其他各類動物。
自1996年,顧強在阿克蘇與古法攪胎琉璃駱駝相遇后,就迷上了這種充滿西域色彩的琉璃。
從小就是“收藏迷”
7、8歲時,顧強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類藏品。“那時女孩都喜歡踢毽子,毽子大多是用家里銅錢做的,我喜歡認銅錢上面的字,好多同學(xué)就把銅錢送給我。”顧強說。
上初中后,顧強又接觸了一個新的收藏門類,“我在暑假里打零工,幫人洗瓷片。”顧強說,“老板把我們幾個孩子叫去洗瓷片,將一些破損的瓷片泡在洗衣粉水里一天一夜,然后再放在清水里刷洗。”
每洗一個瓷片,就會得到五分錢。“對我來說,掙錢不是最重要的,我洗瓷片的時候,會仔細看瓷器的落款、花紋等。”洗瓷片是一個辛苦活,顧強堅持了三年,直到初中畢業(yè)。
高中,顧強跟隨家人從老家搬到烏魯木齊,從這時起,顧強開始收集瓷器。那時西大橋附近的樹林邊,有一個古玩市場,也有專門賣瓷器的攤位。沒錢買,顧強就在暑期打工,一個暑期掙到了23塊錢,那會兒,雍正年間一個瓷碗價格是5元,道光年間的瓷碗才1元2角,康熙五彩壽桃盤15元,買不了幾個瓷器錢就花光了。
瓷器拿回家,卻遭到父母的反對,父母把顧強買回的瓷器都扔了,“在父母看來,收藏有點不務(wù)正業(yè),好好學(xué)習(xí)才是我該做的。”顧強說。
14年集齊12生肖
工作后,顧強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收藏。1996年,顧強去阿克蘇出差,在當?shù)氐囊粋€巴扎上,看到了一個古法攪胎琉璃駱駝,他覺得造型很獨特,而且古法攪胎琉璃的東西也不是很常見,就買了下來。時隔一個多月,顧強在庫車當?shù)氐墓磐媸袌雠龅搅艘恢涣鹆яR,而后又在喀什找到了一只琉璃牛。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多種琉璃動物。
“雖說都是琉璃制品,但我收藏的琉璃動物大小和年代都不相同。于是我就想著把大小、年代相同的琉璃組成一套十二生肖。”做好決定后,顧強就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2003年,顧強一位甘肅的朋友打電話告訴他一戶人家有生肖兔,接到電話第二天,他就趕往甘肅。見到了收藏琉璃兔的老人,可對方要把這個兔子留給屬兔的孫子。前前后后去了六次,后來跟老人的兒子成了好友。第六次回來后,顧強就想放棄了,可是轉(zhuǎn)念一想,還是給自己最后一次機會。顧強第七次到蘭州,老人突遇急病。顧強聯(lián)系朋友把老人送去蘭州的醫(yī)院,在醫(yī)院守了老人三天。最終,老人一家人被感動,就把琉璃兔賣給了他。
2010年,顧強從一位西安藏友手里購買了生肖龍,至此,十二生肖全部集齊。這些十二生肖都是唐代的,大小差不多,身高都不超過五厘米。
鐘情西域珍寶
顧強對西域文化的藏品格外關(guān)注,這也是他花費時間和精力收集十二生肖的原因。
絲綢之路使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大幅度擴展,古代新疆不斷得到來自中原和西方的文化補給。顧強說:“駱駝和馬是西域具有代表性的兩種文化象征,很多藝術(shù)工匠都以駱駝和馬作為創(chuàng)作的對象。”在顧強收集的古法攪胎琉璃作品中,有一只駱駝后腿斷了,但是他保存著。“它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古法攪胎琉璃制品,它也是西域文化的典型作品,我個人比較喜歡,所以一直沒舍得丟棄。”
顧強介紹,在新疆發(fā)現(xiàn)的文物都保存比較完整,因為這里氣候干燥,埋在沙漠里的古董不會形成腐蝕層。如果文物裸露在沙漠表層,會被沙子打磨掉原來的顏色,變成白色,在表面形成磨砂面。“古法攪胎琉璃的制品比較難得,所以我要好好保存。”顧強說。
名詞解釋
早在商周時期,冶煉青銅器的作坊便發(fā)現(xiàn)爐渣中出現(xiàn)了一種似玉非玉的東西,戰(zhàn)國時期《尚書·禹貢》中記載,這種東西叫“璆琳”,后來稱作琉璃。古人燒制琉璃時氣溫低,有大量氣泡,且含有鋇,透明度比較差。后來陰陽家嘗試用提純后的金屬鉛去燒煉,這種方法煉制出的琉璃由于原料中不再有眾多雜質(zhì),因而更加光潔晶瑩,更像玉石。攪胎是用兩種以上顏色的琉璃料疊加在一起,然后攪擰形成色料分層的螺旋紋狀。它既是制作器物的工藝手段,也是美化器物的裝飾方法,是琉璃工藝的“尖端科學(xué)”。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