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繡折扇禮品之一。

根據繁塔塔身磚開發出的官瓷禮品。

新近開發出的官瓷禮品——蓮花如意碗。
將薄薄的汴繡藝術品“貼”上折扇扇面,就成了一件既有實用價值又具觀賞性的藝術品;將繁塔塔身不同造型的佛像制作成北宋官瓷瓷器,就有了一件件具有開封元素和地方特色的藝術新品……將不同材料通過不同藝術門類的表現方式,設計生產出具有濃郁開封地方特色的禮品,打破了人們在設計禮品方面的慣性思維,避免了禮品市場同質化的現象,為我市的禮品市場吹來一股清風。
目前,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社會消費結構也正發生著巨大變化,人們對精神文化消費的投入呈現出上升趨勢。在市場對禮品需求不斷增加的社會大背景下,在禮品開發方面下一番工夫,就能創造出超出想象的巨大價值。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我市許多大大小小的文化創意公司在禮品研發方面吸收外地經驗,不斷在新產品研發方面有所作為,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北宋官瓷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連義在繼承北宋官瓷精髓的基礎上,經過兩年努力,刻苦鉆研,設計研發出的北宋官瓷蓮花如意碗,產品不但具備北宋官瓷神奇的紫口、鐵足、龜背片、鱔血紋、釉色圓潤如玉、攥之出油、美輪美奐的特點,而且造型古樸典雅、端莊大方。更為絕妙的是,這件寓意為“連連如意”的藝術品,若用水演示,還會出現注水到一定高度后再注水時,水即全部流走的效果,寓意“滿招損,謙受益”,讓人們從中受到啟發。最近,這件藝術品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在龍亭公園東側的一個不起眼的公司內,記者見到幾位從不同藝術院校畢業的開封籍大學生正聚集在一起,對已經研制出的系列禮品樣品進行修改完善,其中既有“汴梁八景”等較大規模的系列雕塑擺件,又有鑰匙鏈、指甲剪、名片夾等小禮品。這些禮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濃郁的開封特色。帶頭參與開封特色禮品設計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封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旅游城市,人文景區薈萃,但他們在調研中遺憾地發現,我市景區銷售的紀念品絕大部分是從外地批發的,真正具有開封地方特色的禮品少之又少。他們相信,他們新推出的這些禮品肯定會有巨大的市場,但同時他還擔心,一旦將這些禮品推向市場,又會出現大量的劣質復制品。
對這個問題,主要生產銷售汴繡產品的“錦繡堂”總經理郭寧有她的想法。她認為,只要新開發出的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雖然可能會有人模仿,但是不會超越原創產品。就汴繡產品而言,過去一般會將繡品移植到團扇扇面上,但將汴繡“貼”到折扇扇面,在湘繡、蘇繡等其他繡種的產品上還沒有見過,因為在實際制作過程中,有很多技術難關難以突破。試制中,不是扇面與扇骨沒法結合,就是紙質材料與刺繡材料裝裱后無法折疊。憑著自己多年來的刺繡經驗,經過一次次的實驗,郭寧終于制作成了汴繡折扇,人們在讓手中的扇子送來涼風的同時,也可以欣賞扇面上的花卉、書法作品,同時作為禮品也非常便于攜帶。在折扇的另一面,也可以根據顧客要求繡上書法作品或企業宣傳內容。
開封是文化大市,民間工藝資源尤為豐富,如何將年畫、汴繡、官瓷等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開發成禮品,讓來開封旅游的外地游客能帶走一些,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相信,隨著新一輪禮品開發熱潮的到來,一系列創意肯定能讓開封的禮品市場走向繁榮。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