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峰的虎畫作品

袁峰的虎畫作品
中國人愛虎,往往把老虎當作偶像來崇拜。老虎因威武大氣、雍容華貴而令人喜歡,并讓人心生景仰之情。老虎之美,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震懾性,是雄渾之美、陽剛之美、力量之美。因而,老虎也就成了許多畫家爭相表現的繪畫題材。屬虎的江蘇省畫家袁峰就是這個畫家群的一位畫虎高手。
古往今來,畫虎者眾多;但大多是沿襲前人的路子,能有所創新、突破的畫家寥若晨星。袁峰認為:“在異彩紛呈的現代社會,如果只拘泥于純傳統的表現手法,那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人更高層次上的欣賞要求。這就需要畫家博采眾長,汲取和融會古今中外繪畫藝術中有利于我們現在創作需要的技法,增加現代元素,豐富表現手法。在這方面,國內的一部分畫家已經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袁峰的創作成果表明,他本人無疑是這實踐與探索中少數幸運的成功者。
袁峰特別注重把中國傳統人物畫創作中所要求的“以形寫神”“神形兼備”的原則,運用到他的虎畫創作中來。他不僅惟妙惟肖地刻畫老虎的外貌,而且注意通過老虎的外形特征表現其內在神韻。因而出自袁峰筆下的老虎,無論是《聽澗》《山泉》《霜月》中靜若處子的虎,還是《長嘯》《八面生風》《天地低昂》中嘯號震怒時的虎,都是那樣的逼真傳神。正因為如此,觀袁峰的作品,常有人會情不自禁地伸手去觸摸畫中毛茸茸的老虎。
我認為,袁峰畫虎的巔峰之作是其入選2005年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的《煙林吟秋圖》(見附圖上者)。此圖縱1.9米、橫2.4米,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幾易其稿,傾注了畫家的全部情感和精力。袁峰畫虎多以東北虎作為對象。他認為東北虎身材魁偉、威風八面,最能體現“王者風范”。畫虎要畫得與眾不同,特別是不能照搬其他畫家的技法,但借鑒學習又必不可少。老虎與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畫家把它當成自己的朋友來描繪,把尊嚴與抱負、威猛與柔性有機地融合到繪畫語言中,使畫面充滿了濃郁的書卷氣。人們觀賞此畫時,仿佛感受到那漫步在叢林中的老虎正用黃鐘大呂般的長嘯,吟唱著夕陽下的金秋景色。在表現手法上,畫家重視畫面點與線、疏與密、干與濕、實與虛、冷與暖、墨與色的各種相互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袁峰關注對老虎形態結構的準確把握,更重視虎與景的自然協調,加強對畫面意境的渲染。他認為意境是中國畫創作的靈魂。在作品中,人們注意到袁峰并沒有把老虎完整地表現出來,而是有意識地將其隱藏在樹叢中。這雖然增加了繪畫難度,但能把老虎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形成畫面的和諧美,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處。袁峰筆下的虎,沒有冷僻、孤傲、蕭瑟的情調,而是充滿著軒昂激揚、向上進取的氣息,不乏偉岸、熾烈、深厚和張力。
《山泉》(見附圖下者)中,只見一只老虎趴在岸邊俯身喝水,但這只老虎并未因喝水而放松警惕。它的兩只耳朵豎起,聽著身旁的動靜,目光如炬地望著遠方。畫面的左上角被處理成高山流水,使近處的山泉有了歸屬地。此情此景,仿佛真的把觀者帶進了山林中。
袁峰力避媚俗之氣,更不屑欺世之作。他按照自己對生活的深刻體驗,以誠實平和的心態作畫,纖毫畢現,使作品充滿了真情實感。《煙林吟秋圖》在展出時,受到行家和觀眾的高度評價,工筆畫家喻繼高先生多次稱贊這幅畫“畫得好”。不少人在作品前或悉心揣摩,或攝影留念。應該說,袁峰的藝術是屬于他自己的,也是屬于大眾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