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副孫中山對聯“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在朵云軒2013春拍中,以1023.5萬的成交價成為全國賣價最高的對聯,其拍賣估價本來只有30萬至50萬;在中國嘉德四季拍賣中,楊虎城楷書終以264.5萬元成交,高出估價200倍。民國書法板塊逆勢上揚,成為藝術品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直被低估的民國書法
與中國以往朝代相比,民國時期的書法藝術的發展很特殊。
據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傳媒學院書法系教授査律介紹, 民國時期的書法主流是清代碑學書風的延展,以師法青銅器和石刻等金石之上的篆、隸、楷書銘文為尚,追求樸茂、厚拙的形態與風格。相比于前代,在傳統的帖學行草書之外,金文、小篆、漢碑以及魏碑這些非文人書家的作品成為楷模,民國書壇品類豐富,也較雜亂,單向發展缺乏以往的高度。
民國時期的書家大抵可分為三類,形成20世紀書壇特殊的時代風貌:一是政治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徐世昌、譚延闿、于右任、汪精衛等;二是職業書家和學者文人,如李瑞清、曾熙、沈曾植、謝無量、李叔同、馬一浮、沈尹默、馬衡等人,以及雖無書家之名,書法卻獨具一格的蔡元培、魯迅、胡適、王國維、陳寅恪、朱自清、郭沫若等;三是藝術家,如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吳昌碩、林散之等。
對于民國時期書法流派的劃分,業界分法很多。吳昌碩、康有為、李瑞清、鄭孝胥四人與于右任一起,以高超的藝術水準和深厚的理論功底而被譽為“民國書法五大流派”。民國書壇,最具影響力的當屬長于草書的于右任、精于篆書的吳稚暉、工于隸書的胡漢民、善于楷書的譚延闿,這四位書法家并稱為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頫,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辟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有“當代草圣”之譽。加之他個人品質修養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其書法得以卓然自立。吳稚暉追隨國民黨卻從不入官門,自幼學習大篆,以篆體家著稱;同為國民黨元老的胡漢民一生醉心于隸書,作品被譽為“風流自賞的三河少年,文雅可愛的蘭閨玉女”;譚延闿“字如其人”,其楷書在溫厚背后,氣象恢弘。
于右任、吳稚暉、譚延闿、胡漢民的作品都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拍場,除了于右任作品的價格處高位之外,其他三位都沒有明顯的市場吸引力。1993年,于右任的一幅行書在上海拍出2.2萬元,而譚延闿的一幅作品同年僅賣出7700元。3年后,胡漢民的一幅行書立軸也才賣出1.5萬元。
近幾年,四大家作品市值暴漲。胡漢民的作品在2006年12月邁入十萬價位。2006年,于右任的草書在北京拍場僅以7.15萬元成交,而到了2007年11月,于右任的作品則突破了百萬大關,2010年上海馳翰秋拍中的楷書五言聯——“丹邱棲德鳳,滄海起飛龍”成交價為537.6萬元,主體字每字平均50多萬元。吳稚暉的作品在2009年6月突破萬元大關。譚延闿的作品在2010年6月邁入十萬關口。
名人效應成為升值的主因
今年春拍,各大拍賣公司紛紛推出民國風云人物的書法專場。
匡時春拍擷取了百余件民國名人書法精品,涉及多位民國政要、將領和學者,其中不乏名家上款。如梁啟超1914年所作《歐洲戰役史論第一編》手稿,皇皇巨著逾200頁。
中貿圣佳拍賣公司則推出“百年名人墨跡”專場,其中包括孫中山、蔣介石、汪精衛、蔡廷鍇等名人書法共計拍品150余件。
最出人意料的當屬嘉德四季拍賣會上,拍前估價僅一萬元左右的楊虎城楷書最終以264.5萬元高價成交,超過估價200余倍。
與當代和古代書法作品在拍場上遇到的情況不同,民國書法受到藏家追捧,往往因為民國時期的書法家多以文人學者為首要身份,很多還是重要的社會、政治人物。
民國書法家的歷史地位和名人效應是兩個關鍵的價值因素,書法藝術造詣頗深的政治人物和學者文人的書法作品相比純粹的書法藝術家,作品價格上升更快。
據業內人士倉大春介紹,民國書法受到市場關注當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此之前不少拍賣會專場中也會零星出現一些民國墨跡,但是始終不成氣候。”2011年,各家拍賣公司紛紛推出“民國書法”專場。2011年春拍,北京匡時舉辦了“辛亥百年名人書法專場”,成交率為93.81%,總成交額近1億元。其中一件弘一法師的《楷書佛三身贊》在多番競價后,以759萬元成交。中國嘉德“凝望百年——政壇、文壇、藝壇名人翰墨留韻”專場搜羅了125件清末民初時代風云人物之書法、信札和繪畫,總成交價6542.2萬元,成交率達100%。
從名人效應而言,民國人物中以孫中山先生的墨寶升值最快。
據雅昌網統計顯示,孫中山不同版本的“博愛”最早出現在1999年北京翰海春拍,以9.9萬元成交。2006年,香港蘇富比[微博]春拍亮出了一幅1913年作品,獲價42.4萬元。而另一幅“博愛”立軸在2011年西泠春拍上獲價126.5萬元。孫中山的“樂趣”二字在2009年拍出50.4萬元,而2010年在北京匡時價格一路追至201.6萬元,一年時間連翻幾倍。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上來看,只要是來源清晰的作品,就會拍出高價。在2009年秋拍中,一幅孫中山的行書“天下為公”鏡心,估價30萬元至40萬元,成交價高達347.2萬元。
北京匡時拍賣公司董國強認為,國內藏家對民國書法板塊的認識還不足,其收藏價值尚未體現出來。從總體上看,目前除于右任、弘一、吳昌碩等價值已被挖掘之外,大部分的民國書法作品價格尚停留在較低區間,比繪畫作品更易入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