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繪日軍投降場景的郵票
20年
華人收藏二戰郵票
鐵證日軍侵略史實
1945年的今天,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終于取得勝利。在這個特殊的紀念日里,加拿大籍華人收藏家邵子林向本報展示了在國外通過競拍、交換所得的日本天皇簽投降書等珍貴郵票和實寄封。他說,因為日本戰敗,日皇下命毀滅所有證據,存世的實寄封非常少。“有史為證,鐵案如山,我希望通過展示這些郵票,讓大家能夠銘記歷史。”
集郵花費了積蓄八成
邵子林祖籍在廣東佛山,1985年去香港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移居加拿大,他從小就對郵票收藏非常癡迷。這幾十年來他未改初衷,一直都在收藏各種題材的郵票,其中二戰題材的郵票他格外感興趣,他花了20多年收藏了歐洲和亞洲從1938年到1945年期間幾乎所有關于二戰的郵票。
邵子林說:“在國內跟日本侵華有關的郵票十分少見,我收藏的這個題材的郵票都是在國外通過向集郵公司購買、在拍賣行競拍、和國外的收藏家交換得來的。我在集郵上的花費已經占據了我積蓄的80%。”
為什么邵子林對二戰題材的郵票格外在意呢?邵子林告訴記者,二戰期間日軍侵華香港淪陷,他的爺爺當年在香港廣九線做列車長為日本人打工。那個時候,爺爺給他講述了很多日軍在華的罪行。長大后,他越發認識到二戰對人類生活、世界格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二戰題材的郵票我收藏了兩大本,我希望能夠通過郵票簡明直觀的把歷史呈現出來。”
從佛山坐車到北京路買郵票
邵子林早年曾經在佛山石門中學讀書,他從十三四歲時起就開始癡迷郵票收藏了。他說,那個時候為了買郵票,每天省下幾分錢,積蓄到一定的金額就會花上一毛五分錢,從佛山坐車輾轉到廣州北京路的青少年宮購買郵票。
移居加拿大后,邵子林發現加拿大的郵局和郵票專賣公司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公告將有哪些郵票上拍,于是他經常前往,為自己感興趣的郵票下價,之后如果發現有人下的價更高,他也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價格;到了拍賣當天,只要沒到開拍時間,仍然可以改價,最終基本為價高者得。
為什么邵子林會中意收藏實寄封?他說:“國外的集郵愛好者常常愿意出市場價的五倍以上來購買一件實寄封,因為實寄封上的郵票是用過的,有歷史的溫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