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故里——粗漢呆立_宋永進_80×80cm_2010年

回望故里——紳士風度_宋永進_80×80cm_2010年
講究油畫語言、注重形式美感,是我一直以來對宋永進油畫的印象,但是觀看了近來宋老師的畫作,尤其是《江西會館》和《回望故里》兩個系列,我的印象發生了較大變化。
這兩個系列,雖然都保持了一定的形式美感,但是其真正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它們突破了以往宋永進繪畫中那種為優雅而優雅的色彩與形式,而轉化為一種心靈的體悟表達。面對著這兩個系列的畫作,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種震撼和沖動。
宋永進的繪畫一般為對景寫生,他在面對自然的時候,努力攫取自己最為真切的感受,并通過有力的造型,使之訴之畫面,給人以強烈的感觀震撼。中國的古典繪畫強調的不是“畫”,而是“寫”,現代的許多畫家也極力追求與中國古典的精神相通,力求通過一定的形式表達出中國繪畫的精神,在眾多有識之士的追索中,宋永進無疑是那找到“金鑰匙”的幸運兒。
在近來繪制的《回望故里》系列中,宋永進把這種探索運用到了對家鄉建筑的描繪之上。在這個系列中,他把建筑物當成是人的“肖像”而描繪,一個個“鮮活”的建筑形象,躍然出現在簡約的背景之上,把宋永進獨特的“鄉愁”體現得淋漓盡致。如《粗漢呆立》的冷色調背景中,矗立了一座舊式建筑,其給人的印象呆板而粗魯,恰如一個粗漢站在世人面前。頂天立地的構圖,毫無背景的畫面,而恰恰是這“無”,卻烘托出了無窮的“有”。迫使人去面對這個莽莽撞撞的“粗漢”,去與之交流與之溝通。宋永進的《回望故里》系列,不僅是畫家對故鄉之“思”,更是對人生、世界之“思”。
宋永進的繪畫無論是色彩還是構圖,西方的影響處處存在,而中國的味道卻又十足,體現出一種類似中國文人畫家般的“寫意”特點,其秘密在于藝術家那顆地地道道的“中國心”。 藝術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體現了藝術家的觀察和對事物的理解,藝術需要藝術家個人對于生命、對于世界的體會和體悟。藝術形式僅僅是藝術家心靈表達的外化,是藝術家個人心靈感受的直觀表達,故而宋永進的繪畫雖然建立在西方語匯之上,卻體現了一種當代藝術家對中國傳統審美和精神的獨特理解。
這種體悟看似簡單,卻需要藝術家為之默默地耕耘,尤其是不為名利所動。宋永進一直堅持油畫創作,他強調自己僅僅是一個畫畫人,讀書不多,只是喜歡思考而已,這無疑是謙辭。實際上,近幾年他有意識地使自己與社會上的一些活動拉開距離,很少參與各種美術展覽和大賽,這樣不僅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思考空間,還可以堅持己見,不迷失在茫茫的功利之中,向著自己想要的目標靠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