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品典當的上海模式
通過兩幅中國書畫,一個求資若渴的企業就能借到數百萬資金,解決燃眉之急。這就是藝術品典當的新模式。
近幾日張盛一直愁眉不展。作為企業主,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正當業務蒸蒸日上的時候,資金卻后繼無力,拖了后腿。為了貸款,能抵押的資產都已經抵押殆盡,只剩了他收藏的兩幅中國書畫作品。沒想到,正是對藝術品的愛好和收藏,在關鍵時刻幫了他的大忙。
就在上海東方典當行,張盛將兩幅中國書畫作品典當,順利取得所需的款項300萬,還款期為3個月。據悉,這是上海東方典當行完成的首筆藝術品典當業務,它開辟了藝術品典當在上海的新模式。
引入藝術品評估體系
雖然藝術品投資火爆,但是典當行業還處于困難重重的境地。主要原因在于藝術品作為一項特殊的投資品,缺少貸款融資的最基本依據。但不能忽視的是,藝術品典當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藝術品投資需要花費不菲的資本進行配置,在收藏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孔達達向記者坦言,大部分藝術品資產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值。
而另一方面,作為藝術品收藏者的不少企業家卻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企業不僅融資難,而且融資手續異常繁雜,放款期限也很長。這一直是阻礙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主要問題。“一直以來,鮮有機構對藝術品和融資需求進行對接,而典當行卻能夠提供這樣的便利,能夠滿足企業短期資金拆解需求。”孔達達說。
事實上,“早在19年前,典當行的主要業務就是藝術品典當。”孔達達介紹,只是后來由于體制問題才把藝術品典當業務給剔除了。現在如果重新引入藝術品作為典當標的,他們相對靈活便捷的放款流程便能夠彌補銀行貸款業務的不足,
“現在藝術品典當的難點在于藝術品評估,價值的無法估量使得藝術品無法作為典當的標的。”一位有豐富收藏經驗的企業家說。
不過,這個難題在未來有望突破。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藝術品評估體系課題項目的推動下,文化藝術品評估質押融資合作的第一階段,便引入了典當行業藝術品評估的模式:由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擔任第三方評估機構,為上海東方典當行提供第三方評估報告。這樣的合作,被稱為突破前例的“上海模式”。
小額 快貸
在嘗到初次典當業務成功的甜頭之后,上海東方典當行的模式也迅速傳開。其董事長王福明稱,“東方典當行模式”的核心內容在于“融資模式的大突破,閑置資產的大流通”。
事實上,在藝術品融資途徑中,上海東方典當行已經成為一家“實物的藝術品銀行”,它完全顛覆了傳統典當的固有形象,引入了業界談之色變的藝術品作為典當品,并且引入了第三方藝術品評估機構解決評估難的問題。孔達達表示,如今該模式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認同。
在第三方機構進行藝術品評估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包括藝術品評估、鑒定、定價、確權、托管、保險和抵押等規范有效的管理流程和融資模式。孔達達告訴記者,這一模式以藝術品的價值評估作為基礎,主要在于對藝術品進行市場定價與價值認定,為中國藝術品資產化市場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孔達達介紹,典當行借款的時間進度主要取決于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進度,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的評估時間需要1~4個工作日。
東方典當行在接到藝術品當品的第一時間,就會送到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團隊根據當品的市場價格、談判價格、市場流通行情以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在博物館中的價格等多方因素進行評估,做出數據進行綜合的判斷。
“如果藝術品沒有問題,就移交到價格評估部門進行價格方面的評估,最終再交給研究院鑒定評估中心撰寫本件當品的評估報告,交給典當行。”
一般而言,第三方評估機構收取的評估費用是藝術品價格的1%~3%,“這部分費用由藝術品當戶來承擔。”
在此基礎之上,東方典當行根據評估值進行了一系列的風險控制。首先是貸款額度。“比如評估價值達1000萬的藝術品,典當行只能出借300~400萬元。”孔達達介紹,東方典當行是通過30~40%的典當折扣率以降低資金的風險。
一旦發生客戶無法按期還款的情況,東方典當行采取的方式是絕當。“典當行本身不會對藝術品進行處理,而是委托給拍賣行、藝術品基金等相關機構處理,以求退出。”
“解決了藝術品評估的基礎問題,通過整合藝術藏品以及融資需求的企業家,再打造‘50萬當天放款’的流程,典當行將成為一種主力融資途徑。”藝術品收藏家王華(化名)表示。德勤相關報告指出,去年18%的受訪銀行表示,未來兩年可能會推出藝術品投資基金。“隨著藝術品基金的增長,這種藝術品典當模式將會在典當行內得到廣泛的普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