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陳忠,1966年生,福建福清人。高級工藝美術大師,擅長木雕和牙雕,喜歡研發、制作工藝美術品,還善于收藏及鑒賞藝術品。現為福建中元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象牙雕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清市人大代表。
對于陳忠而言,初識紅木家具,是不經意間的,幾乎可以用“一見鐘情”來形容。他認為,會與紅木家具結緣,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年近50的陳忠早在十幾年前就邂逅紅木,從此著迷于它,再也不能放手。他的家里、辦公室和中元藝術館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紅木家具的身影。結識紅木家具后,他就像瘋了一樣到處收購紅木原材料,收藏舊家具,甚至嘗試自己做紅木家具,他說,“我要用最美的木頭做出最美的家具。”這就是陳忠揮之不去的紅木情緣。
筆者初入中元藝術館,對映入眼簾的景象感到驚訝而震撼:一套套華麗敦實的紅木家具靜穆地陳設在寬敞的大廳中,一張張莊重大氣的扶手椅,那種自然沉靜的古典美和渾然圓融的氣場,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眼前這些古樸大氣的家具純正得不帶一絲偏差,在燈光下,越發的散發出珍貴潤澤,彰顯著古典藝術之華美。

越南黃花梨圈椅一對
福建東南2013春拍 成交價:43.7萬元
巧匠工心 走出雕刻人生第一步
陳忠是個做事執著的人,他好學習,善于采納別人的好意見,及其用心的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陳忠早在1987年的時候就在福州開始學習木雕工藝;第二年他轉而學習了牙雕,在1989年的時候,他遠走他鄉,跟隨牙雕師傅前往廣東辦企業,到廣東以后他還學了浮雕技術。接觸藝術雕刻以后,他非常執迷,可以24小時不睡覺潛心研究雕刻技術,經過不斷努力他把不同雕刻工藝進行融會貫通,比如把福建的圓雕與廣東的鏤空雕結合起來。陳忠是個極聰明的人,最初做企業的時候,他就結合學到的雕刻經驗,分析當時行情后發現牙雕工藝的市場接受度比較高,經過巧思妙想,他巧妙地把象牙工藝運用到其他材質上,這一創新也促成了他的事業發展。后來他就用這第一桶金開始行走家具行業,憑借著干勁和努力,逐步開始人生事業新的征程。在漫長的從藝生涯中,陳忠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功夫是慢慢練就的,沒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淀是做不出好作品的。”陳忠認為學習雕刻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個摸索和積累的過程。有沒有積累在雕刻工藝技術上的體現非常明顯,他形象地打了個比方說,“如同壽山石雕刻,大師和普工的區別,他們雕刻出來的作品不管別人說是‘差很多’或者‘差不多’,其實都是有著實質上的差別”。

酸枝木筆桿椅、茶幾套件
福建東南2013春拍 成交價:5.175萬元
偶然間步入紅木情惘
陳忠結緣紅木、戀上紅木是在99年偶然的一次閱讀中,陳忠喜歡看書,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他說,“大概1999年的時候,無意當中從一本書中了解到,明清故宮家具的原材料不是小葉紫檀就是海南黃花梨。”這一發現之后,他著了迷一樣全心撲入紅木的迷惘之中不可自拔。其實,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心之人,陳忠也不例外,此后他一旦碰到家具行業的朋友就與他們探討如何鑒賞小葉紫檀,如何鑒賞海南黃花梨。他對紅木的癡情仿佛天生注定,一次邂逅便一發不可收拾。他說,“就像中了邪,一提到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我就來精神。”

海南黃花梨畫桌
慢慢地,陳忠對黃花梨等紅木越發迷戀和執著,還開始了收購小葉紫檀和海南黃花梨之旅。他說,“那時候,莆田仙游剛剛開始流行小葉紫檀和海南黃花梨,我就過去收,當初價格比較便宜。看到了那些紅木家具原材料就想買,不管海南黃花梨還是小葉紫檀、紅酸枝我都收購,2000年開始就一直不斷收藏海南黃花梨,2004-2010年期間還買進了好幾十噸小葉紫檀,后來越買越多,越陷越深。期間妻子還多次詢問自己為什么要買,他自己卻說不清楚,反正就是喜歡??????”就這樣,陳忠收藏了大量的紅木原材料,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他簡直就是個“紅木控”。接下來,他又去看了一些黃花梨制作的老舊家具,漸漸地對黃花梨以及黃花梨家具產生了興趣,且日漸興濃。陳忠琢磨著:我自己就一直鉆研傳統工藝美術,為什么不以傳統工藝親自動手做古典紅木家具呢?陳先生確實是個做事叫真兒的人,有了這一念頭之后,果真,他運用自己嫻熟的工藝技術做起了紅木家具。

紫檀嵌香妃竹博古架一對
福建東南2013春拍 成交價:18.4萬元
執著較真 近三十年來始終堅守著傳統工藝
從最初做家具再到創辦中元藝術館,一直以來陳忠最看不慣的就是不尊重先人傳承下來的傳統工藝。筆者問,“紅木家具之美在于它的型、藝、材、韻,您最注重哪一方面?”陳忠笑了,“哪一方面都很重要,制作紅木家具,型、藝、材、韻缺一不可,這其中我特別想說說工藝。” 陳忠表情嚴肅地說道,“做家具首先自身的基本功要過硬,即工藝要到位;在工藝的基礎上選用好的材料并挑選合適的款式,才能制作出優秀的古典家具。” 他特別強調古典家具制作工藝中的榫卯結構。一說起榫卯結構,陳忠就忍不住拿了一把圈椅比劃起來,“我們基本按照古代王世襄所著的《明清家具圖錄》做榫卯結構,明榫準確到位,暗榫輕巧秀穎,拼接完成后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奧秘,工藝在榫卯結構的制作上會體現出很大的差距。”在他眼里,榫卯工藝是紅木家具的靈魂。他說:“榫卯結構,考究的是工藝師傅的功夫,榫卯結構的插銷是菱形插銷,結構中還藏著暗榫,菱形插銷結合暗榫能夠把兩塊木頭很好的拼接在一起,其中制作暗榫既花費時間又費原料,這就是榫卯結構。”
陳忠做事執著較真,堅持做好每一件家具,從結構設計、選材備料、工藝把握、整體感覺,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尺寸都用心琢磨,一絲不茍,反復推敲,可謂費盡心思;他20出頭就踏入了木雕藝術的殿堂并以此創業,如今不僅是一名藝業卓絕的工藝美術師,還是一個堅守傳統工藝,傳遞人文之美的紅木收藏家,這就是陳忠,一個完美主義者。(來源:集珍文化 文/吳麗瓊 圖/中元藝術 部分圖片由福建東南拍賣提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