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端硯
端硯價格飆升 十年間上漲幾十倍
說起“紙墨筆硯”的傳統書寫方式,已經遠離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但隨著近幾年藝術品收藏熱的興起,硯臺卻從傳統的文房四寶變為一種收藏品,其中位列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更是受到熱捧,端硯到底有多熱?端硯到底值不值得收藏?記者近日就來到端硯的發源地廣州肇慶。
走進端硯的發源地廣東肇慶市端州區,城市主干道兩旁樹滿了寫有“端硯”二字的招牌,記者走進一家端硯廠,這里正在進行這一筆不小的端硯交易。
現場有人告訴記者:這塊大概是二十萬左右這個幅度,這個是老坑(的端硯),這一方硯不能低于二十萬。
最終由于價差太大,這筆交易沒有談成。但端硯廠老板朱國榮卻不以為然。朱老板告訴記者,這件端硯作品是用老坑的端硯石料創作而成,這么大一塊老坑材料現在已經非常難找了。加上創意和雕刻,他的心理價位遠遠不止二十萬。
廣東肇慶市國榮端硯廠老板 朱國榮告訴記者:每一年多一萬多多兩萬,價錢方面很貴了,市場流通有的一百萬,有的兩百萬,有的幾百萬的都有,很貴。
朱國榮是肇慶市端州區人,經營這家端硯廠已經有20年了,他告訴記者,從他的祖輩開始,家里世世代代都是依靠端硯為生。從最初的采石工到后來自己經營端硯廠,眼看著端硯從最初的幾塊錢一直漲到如今的幾十萬甚至幾百萬。
廣東肇慶市國榮端硯廠老板 朱國榮表示:現在每一年的升值空間啊,每一年都很大的。
十年前這一方硯大概是8000到一萬,到現在可以賣到十八萬到二十萬,而對于有著20年端硯收藏經驗的盧承奕來說,近幾年端硯價格的變化更是深有體會。因為喜愛書法,盧承奕對于硯也是情有獨鐘,從當初的收藏端硯成品到現在收藏端硯石料,家里已堆放了大大小小好幾萬斤的端硯。說到端硯價格,盧承奕告訴記者他可謂是端硯價格上漲的見證者。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目前的端硯普遍升值10多倍,一些靚硯、名家硯甚至升值數十倍,近百倍。
端硯收藏者 盧承奕表示:到現在的話,短短幾年的時間,應該漲了十幾倍了,有時候小小的一個巴掌,就是手掌心這么大的一塊老坑,它都會很貴???
以萬為單位啊。
瘋狂的端硯
端硯老坑十年前停止開采 稀缺導致飆漲
巴掌大的端硯,好品相的甚至可以賣到上萬元!這可不是什么夸張的事情,近幾年端硯價格一直持續著上漲的態勢,目前市面上具有收藏價值的端硯主要產于四大名坑:老坑,坑仔巖,麻子坑和宋坑,其中又以已經絕產的老坑的端硯石料最為珍貴。那么這種“瘋狂的石頭”背后,究竟是市場的真實反映還是有“幕后推手”呢。
據了解,端硯原石經歷了約4億年的演變才得以成形,不可再生,加之用端州硯石材制作的才叫“端硯”,只蘊藏于廣東肇慶市的斧柯山和北嶺一帶。經過經過1300多年的開采,資源已接近枯竭。為了保護資源,1999年,肇慶市政府停止了位列四大名坑之首的老坑的開采,2000年,又全面停止了對其余名坑的開采。從此,端硯進入“純庫存加工”時代。
廣東肇慶市端硯協會會長黃新華表示:主要的坑道都已經封閉了,封閉了都有十年 八年時間。
端硯收藏者盧承奕表示:留下來的石料,所以好的話就見一塊用一塊,用完的話這個資源越來越少了
物以稀為貴,資源的稀缺成為了端硯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黃金,股票等傳統投資市場盈利空間不斷萎縮,甚至成了賠本買賣,一些投資者便紛紛改變投資方向,將閑置資金轉向藝術品投資,加上近幾年端硯在拍賣會上的不俗表現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端硯收藏者盧承奕表示:我入這個行業比較早,就是收藏的原石有好幾萬斤,潛在的市場比較大。
而一塊端硯原石要變成成品,需要經過選料、設計等十多道工序。隨著端硯制作工藝越來越精致,制作人工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端硯收藏者告訴記者:這塊石頭要做十天才能完成,就是等于要2000塊的工錢,那起碼如果要不虧本的話,就算這個材料不是很貴,也要3000塊錢出手,所以無形之中呢就推漲了端硯的這個價格。
廣東肇慶市端硯協會會長 黃新華告訴記者:在工藝上都在不斷增加新的元素,使得端硯提升它的文化價值,再加上名人(雕刻)的一個硯銘,硯的價格就提升了。
瘋狂的端硯
藏家看好端硯只漲不跌 有人大量囤貨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對于投資品而言,這句話尤其適用。經過20年左右的市場洗禮,端硯只漲不跌的堅挺態勢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在肇慶,就連老幼婦孺都知道,這小硯臺能賣大價錢,而擁有名坑端硯的藏家和經銷商早已開始囤貨。
端硯收藏者盧承奕告訴記者,現在想在市面上找到一塊好的端硯越來越難,一旦有上好端硯要出售的消息放出,馬上就會有全國各地的藏家前來購買。
端硯收藏者 盧承奕表示:越高價越珍貴的東西是有進無出啊,就是包括行家他都會把一些好的,石品好的或者已經雕好的,好的原材料收到自己廠里。
廣東肇慶市端州名硯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宇帆表示:有錢呢都很難找得到好的石料,不是說你想要找就能找,一年大概好的料就一兩塊。
程柱開是廣東肇慶市端州區白石村人,白石村被稱為端硯第一村,村子的人世世代代都是以端硯為生。跟很多白石村的人一樣,程柱開也繼承了父輩們留下了雕刻手藝和端硯生意。記者看到在他的廠房里擺滿了各種大大小小形態不一的端硯石料,有幾千元一塊的,也有幾十萬一塊的。程柱開告訴記者,他廠里的端硯石料主要是父輩留下來的和早年他自己購買的。
有的石料他已經放在手上30年了,由于石質太好,都不舍得進行加工。他向記者展示了一方近段時間購買的端硯石料。
廣東肇慶市紫云軒硯藝老板 程柱開表示:我去年買的五六千,現在就要一萬多兩萬人家要出兩萬我還不賣,因為你賣呢我手上就沒有了。
程柱開還告訴記者,由于資源稀缺,好的端硯成品和原料都只進不出。這讓一些藏家開始從國外去尋找早年被銷售出去的上等端硯。
廣東肇慶市紫云軒硯藝老板 程柱開說:日本啊 臺灣啊,然后我們去臺灣買回來也有,去新加坡買回來的也有,到韓國買回來的也有,就買回來,我們有利潤空間的嘛,我們就在那買回來嘛,以前我們賣比較便宜嘛,比如說一方硯賣3000的,現在買回來就可以賣到8000或者上萬,我們有利潤空間我們就把它回流。
老坑十年前停止開采,稀缺導致端硯瘋狂的飆漲
老坑十年前停止開采,稀缺導致端硯瘋狂的飆漲
老坑十年前停止開采,稀缺導致端硯瘋狂的飆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