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巒球場雕塑作品。

邁克爾-希爾爵士在球場會所邊。

丘巒球場17號洞。
去新西蘭南島打球,不到丘巒高爾夫俱樂部(THE HILLS)揮上兩桿,絕對冤枉。
關于丘巒球場的出生,坊間是這樣傳說的:2002年,曾在哈佛受訓的球場設計大師JOHN DARBY受邀為好友新西蘭珠寶大亨邁克爾-希爾爵士設計他在皇后鎮的私人球場,經過五年的精雕細琢,丘巒球場終于在2007年竣工并在同年承辦了新西蘭公開賽。這個占地500英畝的球場全長6596米,有18洞,標準桿72桿。具體地說,球場位于距離皇后鎮約20分鐘車程的箭鎮附近。箭鎮在1860年代以金礦聞名,如今是全世界游客四季游泳的佳選度假圣地。
更廣義上說,球場位于瓦卡蒂普盆地,橫越冰川峽谷,四周被南阿爾卑斯山包圍,有豐富的植被資源,包括本地的褐色高草和野生的高山生草叢。球場還有美麗的湖泊、河流及濕地等,更因冬季的雪、霜、霧等天氣狀況而擁有最符合現代高爾夫球賽事需求的優質草場。
此外,令人小有激動的是,球場的主人邁克爾爵士是藝術品的忠實擁躉,超過12座主要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藝術家雕塑作品被他巧妙地放置在球場的不同環境中,其中還包含了多座他兒子馬克-希爾的雕塑作品。中國藝術家劉若望創作的“狼來了”也落戶18號球道旁,這令遠道而來的中國高球客倍感親切。邁克爾無疑是要賦予自己的私家球場一個現代雕塑公園的概念。這便是丘巒球場的“藝術場”。
丘巒球場的自然美色或人工造景,都可謂如詩如畫,而它的難度系數也是首屈一指的。作為新西蘭公開賽和新西蘭PGA錦標賽的舉辦地,這個球場既是職業選手們的競技場,也是高爾夫愛好者們的游樂園。新西蘭本土高爾夫傳奇人物鮑勃-查爾斯爵士(SIR BOB CHARLES)將丘巒球場稱為“新西蘭最出色的高爾夫球場”,這對于一個擁有超過400家高球場且同處于皇后鎮的好場還有米爾布魯克、貝殼杉懸崖、拐子角等的國家而言,無疑是極高的評價。
鮑勃表示,丘巒球場的大部分發球臺都經過升高,這不僅讓球手們在競技時視野絕佳,而且場上走動,置身于終年積雪的群山之中,360度全方位欣賞周圍雄壯美景。“球技高超的愛好者可以在4桿洞和5桿洞上享受到抓鷹時的激動和興奮,而對于旨在娛樂的愛好者,他們也可以在發球臺上享受到輕松隨意的樂趣。”“我個人最愛的是第17號洞,那是一個橫穿巖石峽谷并具有一個半盲果嶺的5桿洞。當然,第16號洞也不遑多讓,它是一個具有腎形果嶺的3桿洞,右邊是一條溪流,左邊是一個巨大的草坑和另一個半盲果嶺。”
球場的另一個甜蜜點是丘巒俱樂部會所。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建筑物,由新西蘭建筑師安德魯-派特森(ANDREW PATTERSON)設計,充分滿足了“與周圍景色搭配和諧,外觀帶有一絲宗教色彩,能夠吸引人們駐足觀看,并擁有完美的功能性”的設計意圖。俱樂部會所于2008年獲得了新西蘭建筑學會最高獎,并入圍了2008年國際建筑節決賽。
在THE HILLS試手,美好總在身邊,總桿、凈桿,實際都不重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