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陳凡《月夜童話》

藝術家陳凡《月夜童話》

藝術家陳凡《月夜童話》
作者:陳凡 本期實驗內容:如何用影像,讓自己留住一份單純?
版主:鄭蓉蓉(信息時報圖片編輯)
作者:陳 凡(西安理工大學攝影系2009級學生)
版主:你命名為《月夜童話》這組作品,主要講述什么?
作者:主要講述自己化身為一個個童話故事中的角色,沉浸在各種奇幻世界中的這么一幅幅畫面。把所有畫面都做成夜晚效果,也是為了借此說明,這其實是我的一個夢境、一種幻想。
版主:有沒有什么動因,讓你創作了這組作品?
作者:小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擁有很多神秘的超能力。口袋里,常常住著很多怪獸;腦海里,常常浮現奇幻彩虹……漸漸地,長大了,生活的軌跡千篇一律地擺在每個人面前,無需抉擇、無從抉擇,我們離自我越來越遠,想要的太多,于是,在紛繁迷亂中,忘了自己出發時的真正目的。
那些漸行漸遠的夢想,遠去的孩童的純真笑容,遺失了和破碎了的青澀愛情,還有那孤獨而無法后退的旅途,無一不再叫囂著我們已經長大成人這一事實。所以,我總是很排斥做一個大人。我討厭深思熟慮,反感那些陳腐的大道理,厭倦人們總能把夢和現實區分得那么清楚。盡管在成人的世界里,沒人會愿意停下腳步,陪我一起討論樹林的盡頭,是一只乖戾難馴的野獸,還是一只翩然起舞的蝴蝶。我還是固執地想保留一份孩童的純真,憑著幻覺和想象力,讓它們在潛意識里辛苦地織補著我們破綻百出的生活,使之柔和,并讓人眷戀一些。所以,我做了這組片子。
版主:以童話為內容的畫面,具體通過什么技術來呈現?
作者:我利用了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山、水等自然景觀,和道具模型相結合,營造出童趣奇幻的景象,同時運用了明艷而統一的色彩,以及朦朧斑駁的背景效果,突出作品中童話的氛圍。
版主:其中有一幅,你既在創作作品,又是作品的一部分,頭上放置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處理?
作者:我頭上放置的是鳥窩,鳥窩上錯落著一些房子,乍看,就像是戴著皇冠的童話故事的主人公的形象。而“鳥巢世界”代表著在我的腦海里,一直都有著奇幻、童趣的東西存在,而其他6幅作品也是我腦海中的幻想。
版主:這組作品呈現的世界,和你心中的童話世界一致嗎?為什么?
作者:一致。在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很安靜的人,經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一些別人不在意的東西,比如樹蔭下的一只甲殼蟲等等,然后自然而然地引發出一系列的聯想,并樂在其中。
版主:你自己如何看這組作品?
作者:我想一直保持這份單純,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希望它也能帶給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們一絲慰藉。
本期實驗室老師評鑒
本期實驗室評鑒老師:彭敏 (西安理工大學攝影系老師)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個童話世界,我想它一定活在每個人內心當中。這種超脫自然的幻想或許是自身最向往、最純凈、最真實甚至是最邪惡的內心世界。陳凡深入到自己的內心,挖掘出自己最向往的童話世界,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自己化身為《月夜童話》中的角色,無憂無慮的精靈或是充滿法力的巫婆。在她的潛意識中已經融入了自己構建的童話世界,并希望借助作品傳遞自己的情緒,以此演繹她內心“不想長大”的小世界。攝影對陳凡而言,是一種對自己的認知途徑和表達方式,她運用攝影這個媒介,通過扮演畫面中不同的角色,試圖傳達一個幻想與現實之間,亦真亦假的世界。
整組畫面中將場景環境與模型道具相結合,巧妙運用光線、角度、影調來烘托出主題氛圍,通過后期處理,再現了一個個童話般夢境。我們在觀看畫面時,透過繁復,可看見作者內心保持純粹的幻想。對作品畫面整體效果的掌控,展現出陳凡扎實的藝術素質,作為一名攝影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懂得基本的攝影技巧與相關的理論知識,對美的發現、理解與詮釋則是作品表現靈魂的支柱。
投稿須知:
只要您的影像作品有實驗性、風格獨特、個性鮮明、視角新穎,即可投稿。無論是攝影構圖、器材,還是攝影觀念、表達上的突破和研究,都符合我們《影像實驗室》的要求。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影像的種種可能性。投稿作品請發到郵箱xxsbyxsys@126.com,注明“投稿+主題”,并寫下作者姓名、聯系電話,來稿一經采用即付稿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