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銀幣。
機構預計黃金市場產品下半年趨向規模縮減
錢幣收藏
4月之后的黃金市場,交易涇渭分明,T+D、金條、金首飾成交暴增數倍、追捧人數眾多;而金幣、金章、黃金理財產品交易清冷、少人問津。市民只青睞金市“老面孔”,不太待見新發產品,新發ETF市場乏人問津,新發金銀章銷量暴減數倍。機構預期,未來幾個月,黃金新品的發行數量、規模都將大打折扣。
業內人士建議,投資黃金仍以金條、紙黃金為主,收藏愛好者則可以逢低抄底“料價比”高、題材有優勢的金銀幣。
黃金ETF
入市發行規模遠低預期
在廣州濱江東路一線的商業銀行、證券投資公司營業部,記者當場問詢了若干投資熟客,對于黃金ETF產品,極少人有興趣、有計劃去購買。
上周,華安與國泰兩家基金公司分別公告稱,華安黃金ETF和國泰黃金ETF的首發規模分別為12.08億元和4.1億元。兩個數額相加不到17億元,折合約7噸黃金。
記者了解到,目前的上海黃金交易所(也是兩只基金的主投領域),每日平均成交金額在150億元以上,每日就能成交幾十噸黃金,每年成交金額在1萬億元以上。17億元的ETF對于黃金市場來說相當于“九牛一毛”。
中國黃金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柳宇寧老師對記者說,當時業內人士的預期發行規模在50億~100億元之間,而實際的發行規模卻與預期相差甚遠,不足上線的五分之一,說明生不逢時,廣大機構并不看好2013年的黃金市場。
金章新品
量價齊跌賣不過郵票
進入6月后,金章市場量價齊跌。記者走訪了廣州天河區、東山口的若干家商場,有的柜臺經理告訴記者:“由于大市蕭條且不在禮品旺銷期,很少顧客問詢金銀章;生肖類較老的產品還稍微好賣點,新的產品賣不動。”有的柜臺銷售人員則說:“近日團體客戶大幅度減少,以前很多大企業一次性買幾十套、上百套獎勵員工、舉辦公關活動。”為此,對比2012年底的價格,目前金章價格普遍下跌了20%~35%的幅度。
而記者從廣東郵政、縱原郵幣卡市場等地了解到,幾千元的金銀章難賣了,一兩百元的郵票紀念冊的銷量反而有所回升;因為企業要縮減銷售成本,“買一送一”的活動開始選用價格低廉的郵票紀念冊作為替代品。
金銀幣
整體市場仍處于低谷
與以上兩類產品相比,金銀幣市場情況稍好,今年三次暴跌,6月底后已經跌不動了,出現了明顯的筑底跡象。
新發產品的受歡迎程度要好于5月之前。記者從廣州永正紀念幣、廣東粵寶、天河城百貨等幾家企業了解到,6月上市的青銅器金銀幣,開始受到資深藏家的青睞,套裝產品的銷量增加;遠勝于5月上市的佛教主題系列產品。而“世界遺產黃山”主題金銀幣還沒有到廣州,目前已被關注;而在5月之間,新品上市一周前,都沒有什么人咨詢。
而且,前期價格暴跌的2013年新發產品也已經止跌,價格小有反彈,比如普陀山金銀幣5月價格一度跌到4900元/套,跌破了廣州上市價,現在價格反彈到5500元/套。
不過,整體來看,金銀幣市場仍在低谷徘徊,禮品金需求仍低,抄底資金數量有限,且只對大品類有興趣,少有關注新發產品。整體成交量仍只有2011年同期的1/3到1/2;部分產品,如熊貓金銀幣,價格仍未出現明顯反彈。
投資
建議
仍優先買金條紙黃金
招商銀行廣州分行的理財師李春晨認為,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抓住金條與紙黃金集中投資即可。相比較其他基金,ETF黃金基金并沒有太強優勢,只適合家有余資的家庭分散投資;而金銀幣更適合于收藏愛好者。
廣東粵寶的錢幣分析師王超宇認為,筑底回暖時期,是散戶買進金銀幣的較好時間段,目前的金銀幣市場價格已經跌到了三年最低;部分產品的“料價比”升至40%以上,是散戶抄底的優先選擇,買時還需要兼顧發行量與題材兩個因素。
新品入市頻遇冷:金銀幣市場仍處于低谷
新品入市頻遇冷:金銀幣市場仍處于低谷
新品入市頻遇冷:金銀幣市場仍處于低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