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拍已近尾聲。從成交率和成交金額來看,雖然持續低迷的國內藝術市場似乎正在理性轉暖過程中。但曾經頻現拍場的“天價”拍品蹤跡難尋、資本放棄了以往的高調營銷模式、新專場新特色成為各個公司競爭的焦點……藝術品市場似乎在調整中,逐步走入新生。

慶典拍賣拉動藝術市場回歸
自1992年中國首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北京國際拍賣會舉辦至今,文物藝術品拍賣在中國已經有21年的歷史。自1994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有系統性數據記錄以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從當時1.76億元的年度總成交額發展至今,市場容量已經增長近600倍。
雖然遭遇市場調整,但2013年時值中國嘉德20周年紀念以及北京保利8周年慶典。這兩家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因此在春拍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增強了藝術品市場原本虛弱的信心,也讓更多人對2013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全面回暖充滿期待。
縱觀兩場拍賣,中國書畫部分仍然是成交主力,據中國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介紹:“此次春拍中國嘉德中國書畫部分總成交高達17.34億元人民幣,超出預期。從整場拍賣來看,有很多新的買家進場,可以說市場是在理性回暖,藏家對于甄別作品和價格判斷有很好的把握,來源好的新鮮拍品和頂尖精品依然持續受到巿場熱烈反響。”
而在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理性回暖的趨勢下,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近現代書畫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佳績,總成交額達到12.6億元人民幣,成交價超過五百萬的拍品共有52件,超過千萬元的拍品達到15件,其中2件拍品超過兩千萬元成交,以于氏藏畫為代表的特色性主題專場表現優異,展現出當今中國書畫收藏領域的私人藏家的獨到眼光和高超實力,如張大千的仿古之作《唐人秋獵圖》經過20余輪競價,最終以4255萬元成交,又如張大千潑彩佳作《松峰曉靄圖》3910萬元的成交,再次為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帶來更多信心。
特色專場拉動春拍回穩
在藝術品市場遭遇調整的期間,各家公司借道各種方式提高知名度,吸引買家入場。設置特色專場拉動春拍的方式成為最受矚目的一個。
其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嘉德的18個專場中,除5個常規拍場外,其他13個均為本期書畫板塊推出的特色拍場,成交額上成就了本期書畫拍賣的成交佳績。13個特色拍場共上拍作品711件,成交額11.62億元,占書畫板塊總成交額的六成。其中,加設的“私人珍藏之夜”四個專場,來自四位資深藏家,平均單場成交率超過95%,成交額1.12億元,占書畫板塊總成交額的6.48%。
而在北京華辰拍賣推出的“北啟南沙——啟功、沙孟海書畫”專場中,上拍的29件拍品最后也以全部成交收場。“中國當代書畫”專場共設置88件標的,最終有70件在現場成交,成交率達到79.5%。這一結果比華辰2011年秋拍當代書畫專場61%的成交率高出18.5個百分點,給當代書畫市場注入了信心。
此外,在今年藝術品市場中,當代水墨尤為受到關注,從北京、上海到廣州、香港,當代水墨展頻繁出現在各級別的展覽場館內,被冠以黑馬的稱號。6月3日舉槌的北京保利“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場”共呈現113件拍品,成交額約為2.1億元,成交率達85.09%。其中,黃胄的《出診圖》以1250萬落槌拔得本場頭籌。北京保利“中國當代水墨的中堅力量”專場推出的65件拍品,最終以6871萬元收槌,市場表現強勁,其他兩場日場的“當代水墨”同樣交出共7031萬元的完美答卷。
對此,有專家認為,特色專場的設置不是簡單意義上拍場數量的增多,實則是對買售雙方市場的深入細化,按照拍品原有的收藏狀態推出專場,突出佳作,幫助買家對拍品做出明確細分,最終將有助于拍品成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